游戏百科

千丘日记之1986年10月10日, 有趣的寓言故事

【千丘日记之1986年10月10日,有趣的寓言故事】温习着过去的日记,复活了很多的往事,真诚地分享给你!对于交换着看连环

【千丘日记之1986年10月10日,有趣的寓言故事】

温习着过去的日记,复活了很多的往事,真诚地分享给你!

对于交换着看连环画(小人书),你有着怎样的记忆?

如果你没经历过1980年代也没关系,给一篇小日记,试着感受一下吧!

这是我小学四年级时的1986年10月10日的日记——

▲我的1986年10月10日的日记

1986年10月10日星期五晴

有趣的寓言故事

今天早上,我吃过早饭来到了学校。

一进教室,(我)就向常春要一本连环画。

他拿出的竟是一本《故事大王》,我也不说什么,就拿了过来。

这是怎么回事呢?

是这样的,前次我借给他几本图书,又约定今天(他)给我拿一本连环画。

中午,我看了(《故事大王》里的)很多有趣的故事。

到了下午第一节课,班主任老师进了教室,对大家说:“今天下午老师要开会,同学们休息。”

回到家里,我把(放假休息)这件事一五一十地讲给了妈妈听,她就叫我去看(放)牛。

我偷偷地把这本连环画也带在身上。割满了草(割好了满满一背篓牛草),我就把《故事大王》取出来看。

看着看着,我被一个寓言故事迷住了。

看完这个寓言,我自言自语地说:“这个书呆子真蠢!”

这个寓言的主要内容是:

从前有个书呆子,一天买了一块羊肉。他不知道怎么煮,就叫老板告诉他,还用一张纸写着。

在回家的路上,他口渴得很,就去喝水,把肉摆在地上。这时从林中走出一只狐狸把肉叼走了,他就去追,又追不上。

一会儿,他取出那张纸条,高兴地说:“你拿去吧,煮法还在我这里呢!”

这个故事真有趣,那个书呆子往往不知(竟然以为)狐狸吃肉还要煮。这说明他虽然读了很多书,但见识还是少。

▲寓言故事《书呆子与偷肉的狐狸》

日记中提到的“常春”是我同学的名字,他爸爸常秀炳当时是我们那里中学的校长。

校长的儿子当然用不着干农活,所以那时我就非常惊叹于常春的细皮嫩肉:“世间还真有这样水色的男孩?!”

我的成绩好,又是班长,因此常春也跟我处成了很好的朋友。不只是相互借书看,他还经常屁颠屁颠地跟着我去干农活。有时在野地里,我们就一起把作业做了。

我们那时四年级,班主任是陈永忠老师,他也教我们语文。

陈老师本在中学教英语,为了便于管教他的两个在读小学的儿子,就自愿调到小学来教语文。

当时,我们整个小学阶段都没有英语课,上了初中才开始学ABC。

乡里学校那时管得没那么严,老师们开个会、外出搞个什么集体活动或是去参加同事的红白喜事,动不动就给我们放假。

日记中就提到了陈老师“进了教室,对大家说:今天下午老师要开会,同学们休息。”

“休息”就是放假,我们小屁孩当然欢喜得不得了。

记得那时学生请假也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到了冬腊月,总有各种各样的宴席要赴。

1980年代,物质还不是极大丰富,能到宴席上去吃几顿肉,真算一件大好事。

所以,老师们也乐得把请假条批准得飞快。

再说说《故事大王》,印象中当时还是连环画的样式居多,我总是千方百计找来看。

放牛看,放猪看,砍柴看,割草看,几乎干一切农活的间隙都想看。

所以,有时难免惹点小祸,比如猪牛吃了别人家的庄稼等等。

因此,有时家长就不让带书去干活,于是日记便写到了“我偷偷地把这本(《故事大王》)也带在身上”。

▲1986年《故事大王》

提到《故事大王》,不能不提到“童话大王”郑渊洁。

郑渊洁曾经高调宣称:“其实准确地说,我写的不是童话,而是荒诞小说。”

这足见他幽默、不虚伪。

反之,业内肯定就有人虚伪、不幽默咯。

也就在这个1986年,郑渊洁参加了一个颇有级别的作家笔会,作家们高谈阔论自己看过些什么书。

有位女作家说完某个俄罗斯作家的书后,问郑渊洁:“你看过吗?”

郑渊洁摇摇头。

女作家大惊:“你连他的书都没看过,你怎么写作?”

轮到郑渊洁发言时,他就瞎编了一个名字,说:“我最近在看库斯卡亚的书,特受启发。你们看过库斯卡亚的书吗?”

结果有70%的人点头,表示看过库斯卡亚的书。

郑渊洁说:“这名字是我瞎编的…”

从此,郑渊洁再也没参加过什么笔会了。

关于郑渊洁还有许多的轶事,比如他与作协向灾区共捐108万的故事…

在此不剧透,亲爱的你自己去搜索一下吧,不许偷懒哦!

▲2010年郑渊洁回顾1986年的一个著名笑话

【关于作者】

千丘生,本名田宏辉(曾用名田红辉),湘西籍土家族,千丘文化策划工作室创始主理人,有专栏“千丘说”“千丘日记”“千丘·两地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