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大美界》原创
作者 | 雨山
一则收购消息正在美容行业刷屏。
10月15日,美丽田园医疗健康(股票代码“02373.HK”,简称“美丽田园”)发布公告,宣布将以12.5亿元收购上海思妍丽实业(简称“思妍丽”)100%股份,创下2025年美容行业最大收购案纪录。
以2024年收入计,思妍丽位列中国第三大美容服务品牌。而就在一年前,美丽田园医疗健康收购了中国排名第二的美容服务品牌——广州奈瑞儿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奈瑞儿”)。
这意味着,中国美容服务业前三强品牌正加速整合。

▲数据来源:智研咨询 《大美界》制图
一旦交易完成,美丽田园的门店网络迅速扩张,数量将突破734家,向千家连锁快速逼近。
美丽田园公开表示,收购事项将重塑中国高线城市高端美容行业竞争格局。依托“双美+双保健”商业模式优势,推动美丽田园行业地位的巩固和市场占有率的拓展实现双重跃升。
可以说,此轮兼并购正在成为改写行业格局的关键落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美容行业高度分散的现状(CR5不足1%)、客单价下滑隐忧,以及整体口碑争议,也成为三强整合后能否实现“1+1+1>3”的关键掣肘。
若成功,美丽田园将成为中国美容连锁企业中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巨头”,为包括生美、医美及双美模式的后来者提供可资借鉴的路径;
若整合效果不及预期,则将成为行业规模化困境的又一典型案例。
1今年美容行业最大并购案
龙头企业们的战略考量
12.5亿元人民币,是本次美丽田园收购思妍丽的对价。对于现金流周转要求较高的美容服务业而言,一次性支付如此规模的资金并非易事。
美丽田园的策略是采用“现金+股份”组合支付方式,其中现金占比67%,股份占比33%,对应思妍丽2024年净利润的市盈率(LTM)14.8倍,低于美丽田园自身及行业可比公司水平。
同时,为优化资金效率,美丽田园引入并购贷款覆盖总金额的41%,仅动用3.3亿元自有资金便撬动12.5亿元交易,从而有利于日常现金流的周转。
花费这么大周章也要把思妍丽拿下,美丽田园在思考什么?
首先,从标的资质看,思妍丽作为1996年成立的老牌高端美容服务商,2024年实现收入8.5亿元、净利润8100万元,盈利能力扎实。
值得注意的是,思妍丽在全国48个城市运营163家高端美容门店及19家医美门诊,超90%收入来源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与美丽田园的战略布局高度契合。
再者,从自身发展需求而言,收购思妍丽是美丽田园“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战略的延续。
2024年,美丽田园已斥资3.5亿元收购行业第二品牌奈瑞儿70%股权,2025年5月进一步增持至90%。连续吞并第二、第三大品牌,表明该企业十分坚定认为当下是美容服务行业集中度提升加速的重要窗口期。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22年中国美容院行业市场规模约5614.5亿元,但连锁品牌市占率不足1%,美丽田园以0.2%的份额位居首位,思妍丽、奈瑞儿等品牌份额更小。
高度分散的格局,加上目前整体消费的疲软,为龙头企业以更高性价比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扩张提供了土壤。
两家企业合并后,理论上将在获客成本、客群协同等方面形成助力。
在获客成本方面,据赢商网数据,双方合计覆盖456家高端商业中的191家,接近“半壁江山”。这种密度提升不仅增强品牌曝光度,更利于降低获客成本——美丽田园的获客费用占比已控制在2%以下,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客群协同方面,思妍丽约6万名活跃会员以高净值女性为主,与美丽田园原有会员体系叠加后,整体的直营活跃会员规模增长超44%,为“双美+双保健”商业模式注入优质流量。
所谓“双美+双保健”,即通过生活美容(生美)引流,再向医疗美容(医美)和亚健康医疗服务转化,形成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挖掘。
那么,这些协同效应将如何体现在财务表现上?
2短期业绩提振
与长期整合挑战
收购思妍丽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增厚美丽田园的营收与利润规模。
据财报,美丽田园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6亿元,同比增长28.2%;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35.5%;毛利率提升至49.3%。
若将思妍丽2024年8.5亿元收入并入,整个公司的年营收有望突破30亿元,净利润规模向3亿元迈进。
更值得关注的是业务结构的优化。2025年上半年,美丽田园三大业务板块呈现差异化增长。
一是美容和保健服务作为流量基石,营收占比55.2%,毛利率42.1%;二是医美服务营收占比34.2%,毛利率56.9%;三是亚健康医疗服务,该业务增速最快,同比增长107.8%,毛利率达63.1%。
思妍丽的加入将进一步强化高毛利业务占比。其高端院线护肤定位与美丽田园的医美、健康管理业务形成互补,有望提升交叉销售比率——2025年上半年,美丽田园有20%的生美会员购买了医美或健康服务,留存巨大转化空间。
奈瑞儿的整合案例提供了信心。美丽田园收购该公司后,单店年收入提升至800万元,净利润率从6.5%跃升至10.4%。
若思妍丽复制这一路径,可通过美丽田园的数字化系统(如智能美养2.0体系)提升人效,预计其净利润率有1~3个百分点的提升潜力。
然而,快速扩张也伴随隐忧。社交平台反馈显示,美丽田园存在“项目不透明、过度推销”等问题,部分会员抱怨“卡内项目消耗速度跟不上新增速度”。2024年,该公司客单价已降至1.1万元/年,同比下滑3%,反映低价促销策略对品牌溢价能力的侵蚀。
所以此次收购后,除了关注营收、盈利指标外,更需关注企业整合后的管理动作,特别是口碑趋势、人事变动等,这些因素的向好与否是观察美丽田园健康发展的关键。
3行业未来演进:
从分散到集中
中国美容服务行业正从过去的“碎片化”走向“整合潮”。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行业市场规模2804亿元,2025年有望达3816亿元,但连锁化率不足10%。美丽田园通过收购思妍丽,将市占率提升至0.3%~0.5%,虽仍处于低位,但已拉开与后续品牌的差距。
行业普遍认为,未来三年,预计前五大企业份额将突破1.5%,并购成为主要扩张手段。
这个过程中,区域格局同步重构。一线及新一线城市贡献近40%的市场份额,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美丽田园与思妍丽合并后,在北上广深高端商业的网点覆盖率逼近50%,这种“占领商圈”的策略将挤压中小品牌生存空间,推动市场向“头部玩家”倾斜。
面对市场竞争加剧,一些中小品牌的美容院可能会退出市场,经过市场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格局。市场整合将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及执业标准靠拢提供服务。因此,具有技术优势、品牌知名度及顾客资源优势的领先企业将快速扩张。
此外,在差异化方面,美容机构通过研发自有品牌产品、开展专业化妆和客户个人整体服饰搭配服务等不同形式拓展了企业门店的营业额,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未来美容机构将变成一个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多元化、一体化的服务,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更关键的是,行业竞争焦点从“规模”转向“效率”。在连锁行业,总部成本一直是规模化最大的痛点,如何拉低总部成本,提高整体经营效率成为行业突围要点。
比如在咖啡赛道,瑞幸是做强供应链;在眼科领域,爱尔眼科是分级连锁。目前无论生美还是医美,皆尚无一个成熟的方案。
美丽田园的策略是试水AI应用。截至2025年上半年,美丽田园研发投入增至2100万元,用于数字化系统升级。未来,AI技术在皮肤诊断、个性化方案推荐等场景的渗透,将进一步降低对人力的依赖,提升服务标准化水平。但最终效果还有待后续更多数据佐证。
但不管怎样,从跑马圈地到后续精耕细作,中国美容行业正在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跃迁。
这个过程中,唯有那些在规模扩张中不忘服务初心,在资源整合中坚守品质承诺的企业,才能真正赢得市场与时代的双重认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