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莫斯科郊外的防空警报突然响起,普京乘坐的米-8直升机在库尔斯克上空遭遇了46架乌克兰无人机的围猎。
这场惊险的空中博弈,不仅揭开了俄乌冲突三年来最戏剧性的一周,更意外将中方卷入舆论旋涡。

为什么泽连斯基总要诬陷我国?我方又是如何化解舆论攻势?近日泽连斯基和欧美等国家的行为又在暗示什么?

绝望里的疯狂袭击
普京专机遇袭,一下子让已入暮年的普京想起了五十年前那个意气风发,在刀光剑影中游刃有余的克格勃少年。
遇袭当日,俄军刚刚宣布控制库尔斯克州。
为了鼓舞士气,表明俄军永不妥协的态度,普京便乘坐专机,冒险飞往这个距前线仅30公里的战区。

这些改装自农用无人机的飞行器,每架携带1.5公斤高爆炸药,以200公里时速直扑总统座驾。

幸亏俄军防空系统在7分钟内击落全部目标,普京才幸免于难,而彼时最近的一架距离专机仅剩800米。
而这场失败的刺杀也彻底暴露了泽连斯基政治和战场上的战略困境。

自2024年冬季反攻失利后,乌军已丧失战场主动权,每天平均损失200名士兵和5辆装甲车。
更致命的是,乌克兰已经陷入弹尽粮绝、兵少将缺的情况,甚至需要到处抓壮丁投入前线,显然没有前期大手一挥,高价派遣雇佣精英兵的底气。

泽连斯基显然能让整个乌克兰老少皆兵,但是武器总是捉襟见肘。

让泽连斯基生气的是,即使自己不顾全国反对,签署了美乌矿产协议,结果特朗普的军事支援时有时停。
最近,特朗普还表示已经无能为力,将泽连斯基和普京各打五十大板,便一心投入自己的金穹计划。

而为了自己不成为战犯,泽连斯基决定要彻底激怒俄罗斯,拉下欧美,并且卷入我国。

值得一提的是,如何才能刺激欧美完全下场这个论题,泽连斯基早就已经看透。
能让欧美恐惧的,除了已经深陷战争的俄罗斯,自然就是特朗普一直提倡的“中国威胁论”。

绝境里的诬陷
眼看刺杀行动落空,基辅迅速打出第二张牌。

这个指控自然是空口无凭,中国2024年对俄出口总额达2400亿美元,但军工产品占比不足0.03%,且多为汽车零件和电子元件。

泽连斯基可谓是别有用心,这类言语首先是转移国内矛盾,毕竟泽连斯基的支持率已跌破30%,需要制造外部敌人凝聚民心。

最后是破坏中俄互信,俄《生意人报》透露,中俄在能源结算货币问题上存在分歧,泽连斯基想趁机撬开裂缝。

而我方自然不惯着泽连斯基这臭毛病,立马就进行了反击。

5月28日恰逢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王毅外长当着50国代表的面,又宣布向非洲追加200亿美元发展基金。

此举意在向国际表明,我方与俄罗斯正常商贸往来若是军事援助的话,那我国与欧美亚非等国家的贸易和建设远超俄罗斯,是否他们全部都是拿着枪的商人呢?

正如俄方表示,泽连斯基不抱有诚恳的态度与我方交换备忘录,进行二次谈判,反而在西方国家的怂恿下,扩大俄乌战争想要造就三战。

战争战车的绑定
俄方代表的言论并非是危言耸听。
一是对泽连斯基轰炸民用设施的控诉,利用人道主义证实俄方的正义性。
二是由于西方世界对泽连斯基的施压和支持,已经是在破坏俄乌和平谈判的进度,甚至已经要亲自参与战争,直接燃爆炸药桶。

再者就是泽连斯基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西方世界的这些做法也是在逼迫泽连斯基走向死胡同,榨取剩余价值。

德国默茨刚宣布解除对乌武器射程限制,允许使用德制导弹攻击俄本土。
俄军次日便空袭了柏林援建的哈尔科夫变压器厂,而德国莱茵金属公司股价应声暴涨17%。
因为这家军火商刚拿到乌克兰35亿美元弹药订单,生产线上的炮弹还没出厂,资本市场已提前狂欢。

并且欧盟昨日也通过了欧洲国家安全计划,为了支持乌克兰,优先允许泽连斯基的军用工厂加入,其他符合条件的欧洲国家也可以随意公共购买和生产军备。

但是欧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死循环。
投入战争,欧洲能贩卖军备,但是要透支国内经济,等到泽连斯基债台高筑,再进行一波军备生产会回本,乌克兰还是没有资金。

德国工商会的调查显示,37%的德企因对俄制裁损失超百万欧元,巴斯夫被迫关闭路德维希港的合成氨生产线,导致欧洲化肥价格飙升45%。

无疑,这种走投无路的疯狂可能会将世界拉入更大的混战。

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军费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其中38%流入军火商口袋。


而反观正常的经济商贸却是受损严重。
埃及的小麦进口价因黑海运粮中断涨至每吨450美元,比战前翻了两番;泰国橡胶园主看着跌至十年新低的胶价欲哭无泪:全球航运保险费用暴涨,导致轮胎出口锐减。

成千上万的百姓早已流离失所,而泽连斯基和西方世界还想要将我方拉下水,其心险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