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2024年过渡期以后,教师养老金将不再和职称挂钩了?

若退休教师的养老金真不再与职称挂钩了,那么评职称这条赛道上的竞争会大大降低,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可以放在教学上,学生将进一步

若退休教师的养老金真不再与职称挂钩了,那么评职称这条赛道上的竞争会大大降低,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可以放在教学上,学生将进一步受益。

“评职称”,这是事业编制的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都绕不开的一件事,竞争强度甚至不亚于考编,原因就在于职称的评定不单要专业能力达标,还要从思想品德、知识水平、业绩成果都诸多方面进行考核,每一项都有具体的标准,项项达到是很困难的。

教师职称分为5个等级13个档,分别是正高级、高级、一级、二级和三级,正高级又对应4个小级,高级和一级又分别对应3个小级,二级和三级分别对应2个小级别和1个小级。

自2011年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之后,中小学教师也可以参评与教授级别一样的正高级职称。自这时起,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对评职称的热情度就更高了。

广大教师之所以热衷于评职称,原因除了薪资待遇会相应的提高之外,相关的绩效、补贴等福利也会相应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教师队伍中的地位会提高,这是荣誉的象征。

无可否认的是,职称高是教学水平的一种体现,评职称在很大程度上能通过竞争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形成“你追我赶”之势,提高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但是弊端也是有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有些教师会一门心思的冲着评定高职称去,为了迎合评定而展开工作,占用了教书育人上的时间和精力,本质上是一种“本末倒置”。

说白了,正是因为职称越高,薪资福利待遇越高、越有成就感,才使得教师热衷于评职称。倘若待遇福利方面不再与职称挂钩,那么肯定会降温,更多的精力和心思可以放在教学上,也算是一件好事。

前段时间就传出,自2024年起,教师退休后的养老金不再与职称挂钩了。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职称热”的现状也能初步得以缓解。

但养老金不再与职称挂钩的消息,真实情况确实如此吗?我们不妨结合养老金并轨,来具体分析一下:

首先,养老金计算方式,新老办法交替,老办法依然挂钩职称

大家都知道,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在2014年10月份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迎来了一次新办法和老办法的交替,设置了从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为期10年的过渡期。

对于在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在制度改革后退休的事业单位人员而言,他们属于“退休中人”,10年过渡期期间养老金的计发原则是“保低限高”,也就是把新办法待遇计发标准和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进行对比:若新办法低于老办法,则按照老办法计发,保证待遇不降低;若新办法高于老办法,则超出的部分按照退休时间,每年依次按照超出部分的10%、20%……100%计发。

等到2024年9月30日这一最后过渡期结束之后,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按照新办法计发,与老办法不再有任何关系。

在此新老办法交替下,无论是退休中人,还是退休老人,很显然,其养老金待遇均与职称是挂钩的,原因就在于:

一是教师的综合薪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教龄补贴、绩效工资、特殊岗位补贴等部分,其中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中的基础性绩效工资,以及某些特殊岗位补贴,均是与职称相挂钩的。

以岗位工资与职称挂钩为例,一级教师首次聘请十级岗位的,对应岗位工资2007元,若晋升到九级,则岗位工资涨到2174元,每月差距近170元;再比如高级教师,七级对应2773元、六即对应3005元,若是正高级,则岗位工资的差距还会拉大。

单是因职称高低而造成的岗位工资差距,最高就有近6000元的差距,这还不算基础性绩效工资、某些特殊岗位补贴因职称不同而造成的薪资差。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现实中,初入教师队伍的年轻教师,和工龄长、职称高的资深教师,综合薪资收入差距三四千元甚至五六千元是很常见的现象。

说白了,职称决定综合薪资收入,这是前提。基于此,再来看一下职称是如何影响养老金高低的:

二是在职时的综合薪资收入决定养老金高低。道理很简单,以2014年10月份参加工作并在此之前退休的“退休老人”为例,给他们发的是“退休金”,工作年限和在职时的工资水平,直接决定退休金待遇的高低。

计算原则是,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满30年不满35年的、满35年的,分别按照在职工资的80%、85%、90%计发。

由此可见,除了工作年限决定退休金高低之外,另一项重要因素就是在职时的工资水平,而工资水平又与职称高低直接相关。

举个例子讲,同样是工龄30年按照80%计发,评上正高级职称的,在职工资9000元,没有评上正高职称的,在职工资5000元,那么退休金待遇每月就相差3200元。

与退休老人类似,在“保低限高”的原则下,“退休中人”养老金待遇也与职称相关,毕竟若是新办法低于老办法,则按老办法计发养老金。

二,新办法下,表面来看,养老金待遇与职称无关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高低,表面上来看已经与职称等因素无关。

道理很简单,新办法之下,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前者的计算公式是:(职工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后者的计算公式是: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从计算公式来看,新办法之下,养老金待遇的高低与退休时所在地区在岗职工平均薪资水平有关,这一点退休人员无法左右;再就是与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息息相关。

由此可见,新办法中,已经没有了“职称”这项因素,本质上“长缴多得、多缴多得”,与退休前职称的高低没有直接关联性。

但倘若仔细考虑一下,2024年9月份过渡期结束之后,教师的养老金真就与职称“脱钩”了吗?其实并非如此:

三,即便是过渡期结束之后,“职称”的作用依然很重要,影响养老金待遇,也影响其他待遇

上文说到,新办法之下,养老金待遇的高低与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以及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这三项因素直接相关,表面看剔除了“职称”这一因素,但深究下,职称的作用依然很重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职称决定岗位工资等收入高低,这又决定缴费基数的高或低;

在职时,职称依然决定岗位工资的高、基础性绩效工资、一些补贴的高低,则这些又决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高低。

倘若职称高,那么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就高,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其二,职称影响视同缴费指数;

退休中人中,养老金有一部分是过渡性养老金,决定过渡性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中,有一项是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指数越高,则过渡性养老金越高。

决定指数高低的有三个因素,即岗位指数、薪级指数、调节指数,这三个指数与职称息息相关,职称越高,则指数越高、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越高。

其三,职称影响公积金和职业年金;

公积金和职业年金可以视作“补充养老金”,其余额的累积也与缴费基数有关,而决定缴费基数多少的,还是职称。

所以综上三项,即便是10年过渡期结束后,职称依然是影响养老金待遇的因素,并非与职称脱钩了,只不过新办法下没有直接体现出职称的作用而已。

结合以上叙述不难看出,职称对于教师依然很重要,这不仅体现在在职时薪资、福利待遇水平上,还间接体现在退休后养老金待遇上;

关于养老金与职称在过渡期结束后不再挂钩的说法,其实是没有根据的,只不过相较于老办法的“直接挂钩”,新办法没有直接体现出来而已。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评论列表

无间行
无间行 58
2022-12-08 23:25
废除职称,人民的呼声,不要等人民不满了再来改!

用户94xxx33 回复 12-11 08:58
你代表人民?

用户18xxx11
用户18xxx11 44
2022-12-08 16:06
取消
书生意气
书生意气 24
2022-12-08 18:56
其实随着职称评定程序越来越优化,越来越体现工作实绩和向教学一线倾斜的原则,评职称成了促进教师踏实干事认真工作的动力。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那些极力支持取消职称评定的大多都是教学工作能力差不思进取不积极工作却总想吃大锅饭的懒汉教师!!

乌裳盗 回复 书生意气 12-12 17:05
你直接去问不就行了

书生意气 回复 12-12 15:36
说说你在学校的工作情况吧,教学业绩什么的,陵县我有同学在那儿,看看你们学校在评职称方面是不是如你所说那么不堪。

融融
融融 20
2022-12-09 07:11
如果连职称都不再作为依据,那用什么来判断一个专技人员的专业水准呢。混日子的和搞专业的一样的大锅饭,只会让所有人都不思进取。即使现在职称评定标准有许多让人不满的地方,但,有规则总比没有规则强。你对这个规则不满,至少得有另一个规则来取代,而不是直接废止。

墙外行人 回复 12-10 12:23
教学成绩,德育成绩,教学常规考量不能作为评比依据吗?现在是副高老师做图书室管理员了!

融融 回复 墙外行人 12-10 14:33
所以说,可以优化考评模式,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取消职称。要知道,越是细化的标准越是在保护弱者,如果没了那些标准,没有后台不善交际的人,越竞争不过人家啊。

阿旸
阿旸 17
2022-12-08 19:56
一个样子,职称高的教师工资也高,扣的五险二金也高,退休工资也高[呲牙笑]
水工亲斤川页
水工亲斤川页 15
2022-12-08 16:34
不评职称难道真的会更加注重教学?不一定的。

南孩看海 回复 12-08 18:56
职称评不评上,要看和校长的关系如何

用户94xxx33
用户94xxx33 13
2022-12-09 06:34
带节奏,没有职称,大家都一样,混日子的只多不少!
寂寞如雪
寂寞如雪 13
2022-12-09 22:32
职称高是教学水平的一种体现????从教二十年的我观察到的是职称和教学水平有毛的关系,拼职称这几年到是挺认真教学的,评上之后大部分的教学态度都降了
woqin
woqin 11
2022-12-10 05:24
早该取消
用户10xxx59
用户10xxx59 11
2022-12-09 09:21
废除职称就是想混日子,只要稍有点能力,评上问题真不大!

用户10xxx84 回复 12-10 07:39
评和聘是两码事

此次色彩夺目
此次色彩夺目 10
2022-12-09 10:50
那个网课建议不是说了吗,全国保留1000个各科老师,学生全部上网课。省了多少财政支出,多了多少地皮。这1000个教师全国海选,年薪500万。多好啊

用户13xxx48 回复 12-09 13:43
军队海陆空就养三个士兵更省!他们会按核按键就行了!

用户18xxx75
用户18xxx75 9
2022-12-08 23:48
呼吁废除职称,支教就是个大门槛!
地老天荒
地老天荒 9
2022-12-09 09:45
评职称与有没有精力教学生有矛盾吗?真想不通,没有了职称评聘,教师的动力在哪儿?
塞翁
塞翁 8
2022-12-08 22:31
想方设法弄整教师
真凡人
真凡人 8
2022-12-09 05:22
职称评定和工资挂钩严重违背多劳多得,同工同酬原则,职称高的往往是教课少的,相反职称低的却是教课最多的。
sf123_20091
sf123_20091 7
2022-12-08 18:56
为职称而奋斗!
用户10xxx94
用户10xxx94 6
2022-12-09 02:40
那还来的三级,早都取消了,定岗就是二级

兰博基尼 回复 04-16 06:59
现在合并叫二级教师了,那也得是本科才行,大专还是三级教师

用户10xxx94 回复 12-23 11:17
哪个学校还要大专生,本科都进不了

woqin
woqin 6
2022-12-10 05:24
头破血流的职称
墙外行人
墙外行人 6
2022-12-10 12:20
评中一以上后,应该担任班主任才能按最高职称发工资,不做班主任理应降级别来发。一来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二来杜绝副高教师做图书室管理员。这样的教育既能体现多劳多得,也能体现能者多得。
北极熊
北极熊 5
2022-12-08 21:17
竟说废话
南山松
南山松 5
2022-12-08 19:48
国家拿钱发工资,心疼
无兵的国度
无兵的国度 5
2022-12-09 15:17
“挂钩职称”?你确实无知、无聊!!!
快乐幽灵
快乐幽灵 4
2022-12-08 20:39
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其中一员,难道所有的专技人员的职称都要取消?这不荒唐吗
破晓
破晓 4
2022-12-09 10:35
只想说养老金是生存金,它里面有大量补贴,不是福利,不应该是多交多得,也不是什么贡献多就应得多(贡献多的从工资里就已经给了),所以除了交费多少年可以多得外,应该一虑平等
凤岭村民
凤岭村民 4
2022-12-11 01:27
靠不正当渠道获得各种荣誉,论文课题造假评上高级职称,教学效果超烂,这种现象令人啼笑皆非!

关关 回复 12-11 08:06
确实,我们单位有的年轻教师论文抄袭,连题目都不改一下

无道
无道 4
2022-12-11 06:21
外国没有职称,,难道老师都是混日子的?
欧派差差差欧派
欧派差差差欧派 3
2022-12-09 03:11
每天钟撞和尚
用户98xxx81
用户98xxx81 3
2022-12-09 09:00
除非行政单位级别高的也取消
天才知道
天才知道 3
2022-12-10 07:15
分析得很透彻,也很准确[点赞]。2014年10月前退休的人,职称在退休前一天评上,退休工资就会按新评职称发养老金。新政策关键要看个人养老金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如果退休那年评上高级职称,当年提高的工资影响的是下年度的养老金的缴费基数,对养老金已经没什么影响,最多对过渡性养老金有一点影响而已,相差不大。所以这就为职称评聘能上能下,排除了计算养老金与职称挂钩,如果职称或高或低养老金无法计算的障碍,完全过渡到与缴费基数挂钩上来。
五彩缤纷
五彩缤纷 3
2022-12-09 14:03
考编是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竞争上岗,评职称是在绝对不公平的环境下受辱负重,能和考编一样吗?
wandefao
wandefao 3
2022-12-09 17:58
一看到前段时间传出这句话我就不在往下看了
夜猫儿
夜猫儿 3
2022-12-09 18:15
但是于上交金额挂钩
金月禾
金月禾 2
2022-12-09 10:19
这一篇作者还是有一定水平的!
eagle
eagle 2
2022-12-09 21:34
我觉得退休后不是比养老金,而是比命长[呲牙笑][呲牙笑]
Qing
Qing 2
2022-12-11 08:17
明争暗斗的评职称
红叶舞秋风
红叶舞秋风 1
2022-12-08 22:28
要知道工资是与职称挂钩的。
龘勥皸王
龘勥皸王 1
2022-12-09 07:36
还得评职称,评完之后再待着!
历史的天空
历史的天空
2022-12-08 22:41
不懂,不过我们南京这里副高基本上平均工资都在15000以上吧,退休也不会低于这个数的,因为还有职业年金
啦啦啦啦奔
啦啦啦啦奔
2022-12-09 06:43
总得想办法让能者多劳能者多得。
天才知道
天才知道
2022-12-10 07:22
工资跟职称挂钩,缴费基数就与职称有关,养老金自然与职称有关,只能说养老金与退休那年评上关系不大了。
阿雨
阿雨
2022-12-11 13:05
胡扯八道!国家有规范性、连续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