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南昌出租车数量减少,司机月收入不足5000,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说白了,以前南昌街头随处可见的出租车,现在咋就这么难找了呢?这消失的“城市名片”,到底是谁给偷走了?搁以前,出门招手一辆

说白了,以前南昌街头随处可见的出租车,现在咋就这么难找了呢?

这消失的“城市名片”,到底是谁给偷走了?

搁以前,出门招手一辆“黄面的”,那叫一个方便。

现在呢?

左顾右盼半天,好不容易来一辆,还不是奔着你来的。

你品你细品,这打车难的滋味,谁懂啊!

背后隐藏的,可不仅仅是出行不便,而是整个出租车行业都陷在泥潭里了。

要说这出租车行业,也是命途多舛。

2017年前后,网约车这玩意儿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一下子抢走了不少生意。

你看看人家网约车,手机一点,专车上门,服务态度还好,谁还愿意等“黄面的”啊?

这一下,出租车司机一个月少个一两千,那都是常事儿。

更要命的是,高安、鄱阳那些外地的出租车,也跑来南昌抢生意,在洪城加油站、南大二附院周边,那是一抓一大把。

他们打着“预约接客”的幌子,实际上就是非法营运,本地出租车司机更是雪上加霜。

2015年,南昌也刮起了一阵“专车”风,滴滴快的啥的,高端车型,价格也高,是吸引了一批人,可也直接和出租车干起来了。

这外部压力山大,内部也是一团糟。

出租车司机每天睁眼就欠着“份子钱”,这“份子钱”有多狠?

一年八万四,五年下来四十多万!

你辛辛苦苦跑一天,大头都进了公司口袋,你说气不气?

扣掉油费、修车费,一个月下来,能落到自己手里的,也就三五千。

网约车一来,收入更少了,想多挣点,就得玩命跑,一天跑个十二小时是常态。

收入少了,服务质量自然就下来了。

拒载、议价,这些糟心事儿,谁没遇到过?

你服务不好,乘客就更不愿意坐出租车,都跑去坐网约车了,司机收入就更少,这简直就是个死循环啊!

更何况,现在开出租车的,好多都是上了年纪的,年轻人谁愿意干这行啊?

平均年龄偏高,服务水平也难免下降。

南昌西站,作为交通枢纽,出租车需求大,但排队乱、拒载挑客,也是常有的事儿。

2017年,南昌的出租车,总共才5453辆,但司机呢?

满打满算,也就1万3千人,平均一辆车都凑不够两个司机换班开,你说缺不缺人?

这数量,跟人口增长根本不成正比。

想当年,2007年的时候,一张“私牌”都能炒到43万,这行业壁垒,不是一般的高啊!

南昌也想过办法。

2019年,出租车司机们就因为“份子钱”和网约车的事儿,集体罢工过。

2020年,还想搞“公司化”改革,结果呢?

雷声大雨点小,没啥实质性的改变。

说起出租车司机,那也是一群不容易的人。

风里来雨里去,挣的都是辛苦钱。

记得有一次,我打车遇到一位老司机,他说他每天起早贪黑,一个月下来,也就能挣个四五千。

为了多挣点,他每天都跑到凌晨才收工。

他说:“现在生意不好做啊,网约车抢生意,‘份子钱’又高,都快干不下去了。”听着他的话,心里真是挺不是滋味的。

南昌的出租车,曾经也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现在,这道风景线却越来越模糊。

出租车行业,需要一场彻底的变革。

政府、出租车公司、司机,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现在,南昌的出租车行业,到底该往何处去?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