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为什么会咯血,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止血方法,西医如何止血

从嘴巴里出血就是咯血?这是典型的误区,嘴巴是很多个脏器组织的共同住口,包括口腔、牙龈、鼻腔、咽喉、器官、试管等等多个部位

从嘴巴里出血就是咯血?这是典型的误区,嘴巴是很多个脏器组织的共同住口,包括口腔、牙龈、鼻腔、咽喉、器官、试管等等多个部位,这些部位出血都有可能表现成嘴巴里突出血液。

那什么是咯血呢?咯血,通俗地说,就是喉部及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包括气管、支气管、肺组织)出血,血液随咳嗽经口腔咯出。大家知道肺是一个疏松结构,大部分组织是中空充满空气的,同时又是一个血流非常丰富的脏器,有两套血液循环系统,一套是滋养系统,专门滋养肺泡和支气管的,另外一套是功能系统,是专门从肺里取氧供应全身的,两套血管都有可能出血导致咯血,由于血流丰富,因此咯血是肺部疾病的重要症状之一。

如何判断嘴巴里的血是咯血还是其他部位出来的呢?这个说实话非专业人员很难区分,因为无论从哪里来的人体分泌物,只要是从嘴巴出来的,都会最终混在一起变成痰液,这些痰液可能混合其他部位的出血形似咯血,这时候就很难区分出血部位,当然了,如果随便点吐口口水出来里面有血,大部分就是牙龈或者口腔出血。

如果确认是咯血,一般是要重视的,咯血在呼吸道症状当中的危险等级是相对较高的,通常预示着一些结构破坏性疾病,比如支气管扩张,肺脓肿,也有一些严重的就疾病会出现咯血,比如可能引起猝死的肺栓塞,以及难以根治的肺癌等。

咯血是有可能引起猝死的,这主要是血液量突然放大一下子涌入气管结成血凝块造成窒息诱发的。一般来说,一小时内咯血量突破200ml或者24小时咯血量超过500ml算是大咯血,在一些长期被疾病消耗偏瘦无力咳嗽的患者身上,大咯血可能造成猝死。

治疗咯血,古人有丰富的经验,比如云南白药等止血药物,至今仍然是治疗咯血的最常用药物,其中有急救用的药丸,在某些止血场景中发挥重作用,另外还有一些方法可以借鉴。针灸:尝试针刺某些穴位(如孔最、尺泽、鱼际等肺经穴位)来泻热止血。

敷贴法:将一些凉血止血的药物(如大蒜泥)敷于脚心“涌泉穴”,意图“引火下行”。

物理方法:对于突然大咯血,可能会让患者采取头低足高的体位,试图利用重力防止血液灌入健康肺部,但这与现代的“患侧卧位”相比并不科学,如果误操作将血液灌入健康肺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就结果。

西医止血主要通过药物止血、介入止血乃至紧急拯救性手术。

药物止血主要用止血药和血管收缩药物,止血药有蛇毒提取物,止血因子以及其他促进止血的药物,比如止血敏止血芳酸等。血管收缩药物主要是垂体后叶素,原理是通过收缩肺血管来止血。

介入止血则是通过手肘部或者腿根部动脉,插入一根导管在体内血管系统走进到肺内,在可以出血部位附近注射造影剂,一边注射一边进行DSA显影,相当于透视,如果造影剂从哪里漏出来,就说明是哪里血管破裂出血了。把这个出血 血管堵起来就可以起到止血作用,这种方法往往立竿见影,甚至可以明显看到正在咯血的患者停止咯血的神奇场景。

抢救性的手术止血通常见于上述方法都无效的情况下,把出血部位的肺组织整体切除,血管也同时结扎,这样就止住出血了。

上述都是治标不治本的临时止血方法,最终止血还是要从疾病本身入手,比如肺癌引起的出血一定要治疗肺癌,支气管扩张出血要抗感染杀菌治疗等。无论哪一种情况,咯血都是需要重视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