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班“锁座”,你是否花钱买座?近年来,不少旅客反映,免费座位越来越少,付费座位越来越多,原因是座位被锁。如今消协组织介入航班“锁座”,这是怎么回事?
先看新闻故事:近期,江苏省消保委开展机票锁座专项调查,选取国内10家主流航空公司为调查对象。据通报,这10家航空公司经济舱均存在锁座行为,购票阶段锁座比例近四成。
该消保委约谈了10家航空公司,要求15个工作日内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提交。
那么,这10家航空公司会不会乖乖听话、如期整改呢?
我的看法是,这些航空公司并不愚蠢,应该会配合整改。原因是,江苏省消保委拿出了调查数据,有理有据要求整改。假如谁不整改,不但消保委会进一步采取监督措施,而且舆论会追问不休,消费者也会用脚投票。
不过,某些航空公司真整改,还是假整改,这得观察。
什么是真整改?除特殊情况锁座外,按要求将经济舱全部被锁座位进行“解锁”。
什么是假整改?整改一部分做做样子。最大可能是,打着“特殊情况”旗号,行“锁座赚钱”之实。
这里所说的“特殊情况”,是指基于“特殊旅客座位预留、保障应急座位使用、维持飞行配载平衡”需要,所采取的锁座行为。
所以,要警惕某些航空公司假整改。
这需要江苏省消保委对航空公司整改情况进行核查,发现假整改,要采取揭露、批评、公益诉讼等行动。
也需要消费者监督航空公司整改,发现侵权行为后,既可以积极举报,也可以通过司法维权。
有关方面,要为消费者主持公道,规范航空公司行为。
我还想给航空公司说几句话:依法规范经营才是好公司,靠锁座侵权赚钱自毁形象。赚钱的门道有很多,与其靠歪门邪道,不如靠创新服务。
如果企业不懂如何赚钱,可私信我。
如果消费者不懂如何维权,也可私信我。
关注我,我是专注于消费领域的博主,可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欢迎大家评论、点赞、转发,我们共同守护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