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逸仙电商连续四个季度实现营收增长,但依然亏损

11月17日,逸仙电商发布业绩报告称,2025年前三季度,逸仙电商实现营收为29.19亿元,同比增长30.2%,其中第三

11月17日,逸仙电商发布业绩报告称,2025年前三季度,逸仙电商实现营收为29.19亿元,同比增长30.2%,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984亿元,同比增长47.5%,连续四个季度保持营收增长。然而,在这份营收增长近半的财报背后,逸仙电商仍未能实现盈利,第三季度净亏损7040万元。

01、业绩增长背后的隐忧

逸仙电商2025年第三季度护肤业务成为主要增长动力,收入同比大幅增长83.2%,达到4.91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升至49.2%,彩妆业务同比增长25.2%。

毛利率提升至78.2%,较去年同期上升了2.3个百分点。

同时,逸仙电商亏损额较去年同期收窄了41.9%,运营效率有所改善,运营费用占净收入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96.8%下降至86.5%。

然而,逸仙电商依然未能摆脱“增收不增利”的怪圈。第三季度净亏损为7040万元,尽管较去年同期收窄了41.9%,但公司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营销费用高企仍是侵蚀利润的主要原因。2025年第三季度,逸仙电商销售与市场费用为6.8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94亿元增加近四成,占总收入的比重仍达到68.3%。

回顾历史,逸仙电商自2020年上市以来已连续五年陷入亏损。2020—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26.88亿元、15.41亿元、8.15亿元、7.50亿元和7.1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逸仙电商在2019年至2021年,分别通过收购小奥汀、科兰黎 (Galenic) 和EVE LOM等品牌,快速地从单一彩妆品牌发展为覆盖多品类、多价格段的美妆集团。然而,其营收增速却从2019年的峰值377.11%陡峭下滑至2021年的11.6%,并在2022至2024年间持续低迷,增速分别为-36.54%、-7.86%和-0.63%。这一鲜明对比说明了什么?它清晰地表明,公司前期赖以成名的电商增长模式已然失效,当前的业绩增长更应被视为一次深跌之后的反弹,而非昔日高增长势能的回归。

02、市场为何不买账?

11月17日,逸仙电商财报发布后当晚股价暴跌20.32%,这一市场反应清晰地表明了投资者的担忧。

首先,高营销费用率持续挤压利润空间。尽管营收呈现增长,但销售费用占收入比重高达68.3%,这意味着逸仙电商仍然依赖“烧钱”模式维持增长。

其次,逸仙电商面临着来自外国高端品牌的激烈竞争。2025年“双十一”购物节期间,抖音商城美容护肤品牌TOP20榜单发生了较大变化。韩束、珀莱雅、百雀羚、林清轩、科兰黎和CPB榜上有名,夸迪、方里和完美日记等品牌掉榜。

这表明逸仙电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并未占据优势地位。

再者,逸仙电商的业绩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收购的护肤品牌。逸仙电商通过收购科兰黎、EVE LOM、DR.WU三个护肤品牌,打造了护肤品牌矩阵。

从今年“双十一”战绩来看,科兰黎对公司的贡献度已超越完美日记。

然而,这种依靠外延式收购而非内生性增长的模式,其可持续性仍待考验。逸仙电商2024年第四季度就曾因商誉减值4.031亿元,导致净亏损大幅增加。

03、转型之路在何方?

逸仙电商试图从纯粹的美妆品牌向护肤领域拓展,打造“第二增长曲线”。这一战略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护肤业务占比已接近总收入的一半。

逸仙电商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锦峰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美妆市场一直由更好的产品创新驱动。”他还对公司的战略方向表示信心:“我们正看到增长与盈利能力正轨之间的平衡。”

对于2025年第四季度,逸仙电商预计收入将在13.2亿元至14.9亿元之间,表明同比可能增长15-30%。逸仙电商计划通过更高的护肤产品比例、毛利率优化和提高营销效率来专注于盈利能力。

但问题的核心依然是那个老问题:逸仙电商能否建立起持续盈利的能力?从现状看,它显然仍未找到营销投入与盈利之间的平衡点。在日益“内卷”的美妆赛道,逸仙电商为维持市场份额,恐将被迫继续维持高强度的营销投入。这意味着,市场期盼的实质性盈利,逸仙电商在短期内或许仍难以办到。

清扬君点评:

逸仙电商的转型之路,道阻且长。公司试图将昔日倚重流量打法的新锐彩妆品牌,重塑为具备经典感的“旧牌”心智,然而在消费者认知迭变、平台逻辑迁移的复杂环境中,这一战略的执行难度不言而喻。

根据公司展望,逸仙电商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总净收入介于13.2亿至14.9亿元之间,同比增长约15%至30%。这一目标看似乐观,实现起来也并不困难。但若增长仍以利润为代价——靠高投入勉强拉动营收,这样的“增长”,意义何在?

回望一路走来的逸仙电商,从曾被寄予厚望的“国货之光”,到陷入漫长亏损,再到如今押注护肤业务寻求逆转,其战略转向的轨迹清晰可见。

资本市场信心的恢复,终究不只看营收能否增长,而在于公司能否讲通“增长与盈利”这个关键命题。只靠营收故事,还远远不够。

图源:逸仙电商官网视频截图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