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80年,那些分藏于两岸的珍贵文物......

刚结束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台湾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

刚结束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台湾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那些因历史变迁而分藏于两岸的珍贵文物。

三希堂的《快雪时晴帖》

三希堂因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及王珣《伯远帖》而闻名。

《伯远帖》《中秋帖》曾藏于敬懿皇贵妃所居的寿康宫,1911年,溥仪出宫时,敬懿皇贵妃将此帖带出宫,流散在外,后被典当给一家外国银行。1951年底,典当期将满时,国外有人意图购获,周总理闻讯,当即指示有关部门购回,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中秋帖》,故宫博物院藏

《伯远帖》,故宫博物院藏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故宫博物院领导决定将文物南迁。1945年,抗战胜利后,《快雪时晴帖》随部分文物迁台,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快雪时晴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为无用禅师所绘。清初,《富春山居图》被吴洪裕收藏,其临终时欲烧毁此图,被其侄子救出时已烧为两段,后辗转流传,前段名为《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段名为《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浙江省博物馆藏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海内青铜器三宝

大盂鼎、大克鼎和毛公鼎被称为“晚清海内青铜器三宝”,除了形制的“重器”,其壁内铭文对研究商周时期的文化制度、书法艺术等有重要意义。

大盂鼎,西周康王时期铸造(公元前11世纪中叶),高101.9cm,口径77.8cm,重153.5kg,壁内铭文共291字,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其铭文记录了周王向盂讲了文王、武王的立国经验和商朝的亡国教训,命盂忠心辅助周王,并赐给盂大量赏赐。

大盂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大克鼎,西周孝王时期铸造(公元前10世纪末),高93.1cm,口径75.6cm,重201.5kg,壁内铭文共290字,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其铭文记录了克的祖师华夫对周王辅助有功,周王念其功绩,授予克“膳夫”之职位。

大克鼎,上海博物馆藏

毛公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9世纪末)铸造,高53.8cm,口径47.9cm,重34.7公斤,壁内铭文共497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铭文记录了周王册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

《十骏图》

乾隆朝时期共有两组《十骏图》,第一组由郎世宁创作,第二组由郎世宁(三轴)和艾启蒙(7轴)共同完成。其中,第一组《十骏图》所绘的骏马皆由蒙古王公贵族进献,其中第一、二、三、六、九轴故宫博物院藏,其余五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万吉骦图轴》(十骏之首),故宫博物院藏

《甘珠尔》

《甘珠尔》是藏文大藏经(佛教典籍的百科全书,记录了哲学、政治、经济、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医学、建筑诸多领域,对研究佛文化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之一部,主要记录佛陀释迦牟尼的说教。

藏文写本《甘珠尔经》目前所知有三种:一为明景泰写本(不详所藏何处),一为清康熙八年(1669年)写本(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为乾隆三十五年泥金写本。

《甘珠尔》梵藏对照文字,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三十五年泥金写本,是乾隆庆祝其生母崇庆皇太后八旬大寿所御制,共108函(夹)。因战乱,这部藏经现分藏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现藏96函(夹)30523页,台北故宫博物院保存12函(夹)。

《甘珠尔》泥金藏语经文,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