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AI博弈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尤其进入2025年后,火药味更浓了。为了阻止中国AI的发展,从芯片到算力,美西方对国内科技企业严防死守,能卡的几乎都卡了。
但随着AI竞争越来越激烈,令人意外的是,这场博弈背后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了改变,中美AI博弈的重心也变了。从傲娇、霸道到恐慌,美国究竟经历了什么?中国又做对了哪些事情?

众所周知,美国在AI技术方面,毋庸置疑扮演了绝对“领跑者”的角色,包括Meta、OpenAI等美科技巨头也稳居全球AI第一梯队,技术优势很明显。但奇怪的现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科技巨头开始弃美选中,美AI逐渐成为了被放弃的一方,这才是美国最担忧、最恐慌的。那么问题来了,技术领先的美国,为何会被放弃呢?

聚焦AI领域,行业有“西谷歌东阿里”的说话,阿里作为中国AI领域的绝对主力企业,责任重大。而在过去这些年里,阿里做得最对的一件事情就是——坚定投入未来。从阿里刚发布的财报可以看到,其AI+云整体营收强势增长34%,且与AI相关的产品的收入,这一指标,连续9个季度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这就太牛了!但聚焦净利润,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很多人看到这个数据会说,阿里在走下坡路了,但实际上,这恰恰说明,阿里在AI和云计算领域的持续投入,已经开始初见成效了。AI业务的高歌猛进,正是阿里坚定投入未来交出的高分答卷。
在过去4个季度,阿里在AI+云基础设施上的支出就达到了1200亿元。且前不久,阿里还丢出了一个“王炸”——未来3年将投入3800亿元继续重押AI,正是因为阿里的坚定投入,才能不断加速阿里全栈AI能力的提升。

需要强调的是,阿里全栈AI能力在国际上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不少科技大佬都肯定了阿里Qwen模型的实力,且它也逐渐成为美硅谷最受欢迎的开源模型之一,跃居全球第一梯队。同时,就连新加坡的国家AI计划也放弃了美AI大模型,转而选择了阿里Qwen系列,很显然,中国在全球AI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正在悄然改变。

还有一点,随着千问App的上线,阿里也正式吹响进军“AI to C”的号角,短短1周下载量就突破1000万次,刷新了AI应用增速纪录,再次证明了阿里的实力和竞争优势,打破了美科技企业在AI领域的垄断。当初比尔盖茨就说过,打压和封锁最终伤害的是美企,现在回头来看,一语成谶了。

阿里在AI领域的布局已经很清晰了,除了坚定投入未来,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外,从AI基础建设到全栈AI能力,从B端到C端,阿里正在加速构建完善AI生态。AI竞争早就不再是拼单纯的技术了,谁能够拥有更完善的生态,谁能够拥有更高的国际认可度,才能获得更大的话语权!这也引发了一个重要思考——短期利润和长远增长潜力,究竟该怎么选?阿里坚定投入未来的选择,就是最好的答案。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