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老子》第二十二章
杨玉鼎(邯郸)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白话
如何理解“曲则全”?它指的可不是成语“委曲求全”。这个“曲”,是要求我们在待人处事时从心态上、体态上都谦下、不争。首先从心理上作到不自我膨胀,不欲张扬自己以显得自己了不起;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自高自大、不趾高气扬、不自以为是、不固执己见、不刚愎自用、不逞强争辩。遇事,一方面要耐心地倾听各种意见,並沉下心整理好大家的意见,另一方面,要认真仔细地观察研究相关事物的发生、发展及事物间的相互关联,结合大家意见,加以正确的分析归纳,以获得全面、深刻、正确的认识,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周全地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既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又增加了自己处理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岂不是“心物两全”。
一个长杆,受力时能退让变形,才能调直;地面上只有低洼处,水才能流进去以充盈;草木在头年冬天凋敝了,来年春天才会发新芽;对一个人来说,知自己不足,方有动力求新。学习也好,做事也好,既要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才是成功之路;若一下子贪得太多,最终力不可及、功不可就,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圣人把“曲则全”作为天下人正确行事作风的一个范式。不自我显摆,反而能让大家看到你真正的优点和长处;不自以为是,才能彰显你有价值的正确见解;不自夸,也就是思想境界高远点,不要有一点成绩就自觉了不起,踏踏实实,才能有功劳;不自尊自大,有团队精神,遇事多商量,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才能少犯错误,才能长久。
所以,只有你不与人争,天下也就没有谁能与你争。古时就有称其为“曲则全者”,怎能是虚言呢?谦下,不争,你就能得到真正的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