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来源于身边故事,由本人整理后以第一人称讲述,望理性阅读】
之前老妈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我老婆就坐在旁边。电话里老太太声音硬邦邦地说:“老大,我这身子骨越来越差,想搬去你那儿住。我手里有30多万,你媳妇要是容得下我,这钱就给你们,要是不乐意我去住,我就给老二家……”我握着手机直冒汗……不是怕我妈来养老,是怕我老婆有想法。结婚头几年,我妈总嫌我老婆家是农村的,说话直来直去不懂客套,俩人拌过几次嘴。虽然后来缓和了,但真要住到一起,保不齐又要生矛盾。
挂了电话,老婆抬头问:“妈找你啥事?”我看着她怀⾥刚满周岁的女儿,脑子飞速转圈,把苹果递过去:“好事!妈说惦记你呢。”
我蹲在她面前,编了个我自己都快信了的故事:“你还记得不?结婚时你爸妈说啥都不要彩礼,我妈一直觉得过意不去。刚才打电话说,她攒了笔钱,想给你补个彩礼,让你买个喜欢的包,再添辆代步车,以后带孩子出门方便……”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反应跟我妈预想的完全反着来啊。原以为我老婆会反感给我妈养老,没想到她的想法这么干脆。我赶紧趁热打铁:“我妈说这钱必须给,不然她心里不安。要不咱先收下,以后好好孝顺她不就完了?”
老婆轻轻拍着女儿后背,认真地说:“不行。你跟妈说,我谢谢她的心意,但钱她得自己留着。等她搬过来,我每天给她做爱吃的红烧肉,周末带她去公园遛弯,让她别有心理负担……”
晚上我给妈回电话,故意捏着嗓子学着我老婆的语气,添油加醋地“告状”:“妈,您可别再提钱的事了!刚才你儿媳妇把我骂了一顿,说‘妈养大你们多不容易,咱哪能惦记她的养老钱?您要是再提钱,我就带着孩子回娘家住’。”

第二天一早,妈突然坐高铁来了。一进门就拉着我老婆的手,眼眶红红地说:“孩子,以前是妈不对,总挑你毛病。”
没等我老婆回话,她说着又从布包里掏出个存折,塞到我老婆手里,说:“这30万你必须拿着,不是给你的,是给我孙女的,将来给她交学费。”
我老婆急得直摆手,俩人推来推去,存折掉在地上。我捡起来一看,差点惊掉下巴——上面赫然写着60万。
我赶紧问:“妈,这咋多了30万?”

我本来想着,既然给了你弟弟30万,也给你们30万吧。但是我琢磨一晚上,你们俩在大城市生活,现在还要养孩子,太不容易了。就又拿出我和你爸当初攒的30万养老钱,加上本来就要给你们的那30万,一共是60万,支持你们换个大点的房子,以后你们万一生二胎,还有我住进来也能有个单独的房间,省得挤着……”
我老婆眼圈更红了,突然抱住我妈说:“妈,您别这样。其实……其实我早就想让您搬过来了,就是怕您还生我的气……”

那天中午,我老婆做了妈最爱吃的红烧肉,我妈吃的米饭也比平时多了半碗。席间我妈给小孙女喂鸡蛋羹,突然说:“我这俩儿子,还是老大娶对了媳妇。”我偷偷看了看我老婆,她正低头给妈夹排骨,嘴角抿着笑。
现在妈住进来快半年了,每天上午帮我们带孩子,下午孩子睡了,她就在家择菜、擦地,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我老婆下班晚,我妈就提前把饭做好,保温着等她回来。有一次我加班,回家看见我妈正给儿媳妇揉肩膀,俩人凑在一起说悄悄话,跟亲娘俩似的。

我愣了,问她:“那你咋不戳穿我?”
她把存折放好,回头抱住我说:“因为我知道,你夹在中间不容易。再说了,妈的心是好的,咱是一家人,哪能因为钱生分了?”
我突然明白,所谓的“夹板气”,其实是老天爷给的机会,让我学着怎么把两头的爱,拧成一股绳。就像我妈常说的:“一家人过日子,不怕有矛盾,就怕没人愿意当那个搭桥的人,还有先低头的人……”
现在那60万,我们没换房子,存成了定期,密码是我老妈的生日。我媳妇说了:“这钱咱不动,将来妈身体不好了,咱用来给她请最好的护工,就像她现在疼我们一样。”

是啊,一家人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尤其是婆婆和儿媳,主要就是生活习惯、生活观念不同罢了。只要大家多一些沟通,多一些理解,还有换位思考,也就能将心比心,真正过成一家人了。大家说是不是?
END
【原创生活故事,欢迎个人收藏转发】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