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世界唯一!中国核能科技实现新突破,有望重塑我国能源结构

甘肃火了!11月1号最新消息,中国科学院正式宣布,位于甘肃武威的钍基熔盐实验堆已全面建成,并成功实现堆内钍-铀转化。这一

甘肃火了!

11月1号最新消息,中国科学院正式宣布,位于甘肃武威的钍基熔盐实验堆已全面建成,并成功实现堆内钍-铀转化。

这一重大科技进展标志着我国在全球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研发领域取得领先地位,成为目前国际上唯一运行并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

可能很多小伙伴对此并不太了解,其实这就是一种新的核电燃料方式。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就是以铀作为燃料。

这就有诸多的限制和弊端,其一就是燃料铀的的获取方式不容易,以至于长期以来,我国核电发展高度依赖铀资源进口,对外依存度较高。

其二就是具有非常强的辐射,并不安全,而且之后的排放物对环境破坏也非常强。

因此,自从2011年开始,我国就立项进行新燃料的研究工作,终于在近期,在甘肃武威,建成了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和建设的第四代先进裂变核能系统。

这是目前全世界唯一运行并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标志着我国核能科技实现了新突破。

这个系统的核心优势,就在于利用钍作为核燃料。要知道跟传统的铀资源相比,钍在我国储量极为丰富,仅内蒙古等地的探明储量便足以支撑国家数千年的能源需求。

此次实验堆首次实现“钍-铀转化”,即在反应堆内部将钍-232转化为可裂变的铀-233并直接用于发电,标志着燃料循环技术的关键突破。

以前这都是存在于理论中,其中最难的部分,熔盐的腐蚀性非常强,经过多年研究,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镍基合金,成功解决难题。让我国成为目前全世界唯一将理论转化为实验操作成功的国家。

钍基熔盐实验堆是以钍作为核燃料、以液态氟化物熔盐作为冷却剂的一种核能系统,有非常多的优点:

一是固有安全性高。采用熔融态氟化盐作为燃料载体和冷却剂,可在常压下运行,从根本上避免了堆芯熔毁等严重事故风险;

二是核废料少、毒性低。钍燃料产生的长寿命放射性废物显著少于铀燃料,且处理难度相对较低;

三是水资源依赖低。钍基熔盐堆可采用空冷等技术,适用于我国西部干旱缺水地区,为内陆核能布局提供新选项;

四是多能联产潜力。除发电外,反应堆产生的高温还可用于供热、氢制备、化工生产等领域,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武威实验堆的成功,使我国成为全球首个将钍基熔盐堆技术从理论设计推向工程实践的国家。

此举可以让我国的清洁能源体系形成立体效果:它可与风电、光伏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形成互补;另一方面,其在内陆地区的适用性,有助于优化能源地理布局,促进西部大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