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张飞一生瞧得上的有几个人?一个对手,两个兄弟,三个同僚

提起张飞,大家脑海里大概率会浮现出一个豹头环眼、声如巨雷的暴脾气猛将形象。他作为蜀汉 “五虎上将” 之一,武艺高强,性格

提起张飞,大家脑海里大概率会浮现出一个豹头环眼、声如巨雷的暴脾气猛将形象。他作为蜀汉 “五虎上将” 之一,武艺高强,性格耿直,眼光虽不像关羽那样 “看谁都是插标卖首”,但也相当挑剔,能入他法眼的人寥寥无几。纵观他的一生,真正让他瞧得上的不过六人,巧的是,这六人刚好分为三类:一个对手、两个兄弟、三个同僚。能被这位猛人另眼相看,他们到底有啥过人之处?

张飞这辈子打了上百场仗,对手遍布天下,可最让他佩服的,竟然是刘璋麾下的老将严颜。要知道,刘璋能守着益州,靠的更多是地理优势,麾下能打的将领没几个,严颜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建安十六年,刘璋请刘备入蜀对付张鲁,满朝大臣都觉得刘备仁义可靠,只有严颜忧心忡忡地感叹:“主公这是坐在绝路上,请猛虎来保护自己啊!” 这话精准预判了后续的局势 —— 刘备果然反戈一击,联手法正、张松夺取益州。从这件事就能看出,严颜不仅是个武将,还颇有谋略,眼界远超同期的益州官员。

等到张飞率军攻打江州时,其他城池的守将望风而降,唯独严颜据城死守。张飞围攻数月都没能破城,最后还是靠设埋伏才擒住了严颜。按说以张飞的暴脾气,面对拒不投降的敌将,肯定会大发雷霆。果然,他见到严颜后怒斥道:“我大军压境,你竟敢顽抗,是不是活腻了?” 可严颜丝毫不惧,义正词严地反驳:“你们抢夺益州还不许人反抗?这里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这番话彻底打动了信奉忠义的张飞,他当即下令释放严颜,还对他礼贤下士。能让暴脾气的张飞如此礼遇,严颜在他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要说张飞最亲近也最敬佩的人,非刘备和关羽这两位兄弟莫属。虽然 “桃园结义” 是《三国演义》的艺术加工,但正史中三人确实情同手足,张飞心甘情愿在三人中排行第三。刘备出身寒微,没啥背景和家业,却凭着 “仁义” 的名声聚拢了一大批人才,最终白手起家建立蜀汉政权。这种从无到有的创业能力,让张飞打心底里佩服,对他言听计从。而关羽的武艺和忠义更是让张飞折服,关羽万军丛中斩颜良、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这些战绩在武将眼中堪称传奇。更难得的是,关羽面对曹操的厚待,始终念念不忘刘备,一得到消息就千里走单骑投奔兄长。后来关羽败走麦城,刘备执意报仇,满朝文武只有张飞全力支持,这份兄弟情谊着实深厚。

在蜀汉的同僚中,能被张飞瞧得上的有三人,第一个便是文臣诸葛亮。一开始,张飞对这个弱不禁风的文人很不服气,觉得他没啥真本事,对刘备看重诸葛亮的态度十分不满。直到刘备劝说他:“我得到孔明如鱼得水,文臣和武将各有擅长,你们都是我的左膀右臂。” 张飞这才收敛了怨气。后来,诸葛亮凭借 “隆中对” 为蜀汉指明方向,舌战群儒促成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立下大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张飞也渐渐从最初的不服气变成了由衷的敬佩,甚至经常在刘备面前称赞:“军师太厉害了,一切都如他预料的那样!”

另一位让张飞敬佩的同僚是赵云。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带着百姓仓皇出逃,混乱中赵云失联。有人说赵云投靠曹操去了,张飞当即火冒三丈,扬言要去斩了赵云,还好被刘备及时喝止。没过多久,赵云抱着阿斗从曹营中杀了出来,原来他是回去营救刘备的妻儿,在万军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赵云的忠义和勇武彻底打消了张飞的疑虑,他还诚恳地向赵云道歉,此后对他十分敬重。

最后一位得到张飞认可的同僚是马超。马超以勇武闻名诸侯,投奔刘备后,在汉中之战中与张飞多次配合,两人结下了深厚的袍泽情谊。张飞本身就敬重武艺高强的人,马超的实力让他十分认可,甚至可能私下切磋过。不过马超曾是一方诸侯,投奔刘备后仍改不了直呼其名的习惯,关羽对此十分不满,多次想教训他,张飞却出面调解:“马超不懂礼仪,难道我们也不懂?改天给他示范一下臣下该有的样子就好。” 后来在刘备的宴会上,张飞和关羽恭敬地站在刘备两侧,马超见状才意识到错误,此后改称刘备为 “主公”。张飞肯为马超如此费心,足见对他的认可。

张飞看似暴脾气,实则爱憎分明,能入他法眼的人,要么有忠义之心,要么有过人之才,要么有深厚情谊。这六个人贯穿了他的一生,也从侧面展现了这位猛将不为人知的细腻一面。他们有的是对手,有的是兄弟,有的是同僚,身份各异,却都用各自的特质赢得了张飞的尊重,成为了三国历史中一段段佳话。

评论列表

呜拉巴哈
呜拉巴哈 2
2025-11-16 05:36
其实张飞是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