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询问:“我这颗牙烂得就剩个根了,帮我把上面磨平,留着这个根,我好做个活动假牙戴上行不?”
不少人有这个请求,但它可行吗?牙医只想说:这是一个完全不可取的做法。
保留“无用”牙根,可能是口腔健康的隐患
一颗坏掉的牙齿,它可能已经经历了严重的龋坏,或者内部的牙神经早已坏死、感染。此时若强行保留它,并让它与活动假牙共存,无异于在口腔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1、无法清洁的“细菌温床”
活动假牙的基托为了获得固位力,会与下方的牙龈黏膜紧密贴合。如果基托下方覆盖着一个牙根,这里会形成一个阴暗、潮湿、几乎无法清洁的死角。食物残渣和细菌在此大量堆积,成为引发牙龈炎、牙周炎的绝佳场所。
2、持续的感染与疼痛风险
一个没有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残留牙根,其内部根管系统就是细菌的“大本营”。这些细菌会持续不断地繁殖,导致根尖周炎症,出现牙齿根部闷胀、咬合不适,甚至在身体抵抗力下降时突然急性发作,引发剧烈的肿痛,甚至形成脓包。
3、对牙槽骨的慢性侵蚀
当牙根尖周的炎症长期存在,它会不断侵蚀和破坏周围的牙槽骨,导致骨质吸收、萎缩。这不仅会影响未来其他修复方案的实施条件,还可能让相邻的健康牙齿也受到牵连。
4、活动假牙本身的不稳定与不适
有些人可能会想,有个牙根顶着,假牙会不会更稳?事实恰恰相反。一个孤立的牙根非但无法为大面积的假牙提供有效的支撑,反而会成为一个“碍事”的支点。这会导致活动假牙在咀嚼时翘动、不稳,更容易硌伤下方的牙龈黏膜,加速牙槽骨的吸收,让佩戴体验变得非常糟糕。
那么,面对一颗坏牙,我们正确的选择是什么?
既然保留牙根做活动假牙是下策,那上策是什么?汕头口腔医疗中心医生表示,这需要根据口内剩余牙根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专业的牙医会通过拍X光片,来评估牙根的长度、粗细、稳固度以及周围骨头的情况。
情况一:牙根条件尚可,有拯救价值
如果牙根没有严重破损,长度足够,且周围的牙槽骨没有大面积吸收,那么这颗牙根是值得全力挽救的。
这时可以采取桩核冠修复,在根管治疗彻底清除牙根内部感染的物质,严密填充后,在根管内植入一个“桩”(纤维桩或金属桩),为上部结构提供固位力,再制作一个全新的牙冠,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这个方案可以保留自身的牙根,实现功能和美观的完美重建。
情况二:牙根条件很差,无法保留
如果牙根太短、有折裂、或者根尖炎症过于严重,失去了治疗价值,那么明智的选择就是果断拔除,然后选择后续修复方案。

常见缺牙修复方案:
种植牙:更接近天然牙的修复方式。在缺牙区的牙槽骨内植入一个人工牙根,再在上面安装牙冠。它不损伤邻牙,能有效防止牙槽骨萎缩,咀嚼功能恢复佳,使用体验非常舒适。
固定桥:将缺牙处两侧的健康牙齿磨小一部分,作为“桥墩”,然后制作一个连体的牙桥粘固上去。优点是修复时间较短,费用低于种植牙。缺点是需要磨损健康的邻牙,且桥体下方不易清洁。
活动假牙:通过卡环和基托固定在剩余的天然牙上。优点是价格最便宜,制作简单,无需手术。缺点是体积较大,异物感明显,咀嚼效率较低,需要每日取下清洗。
回到最初的问题:“坏掉的牙齿,可以保留牙根,然后安装活动假牙吗?”答案是:请不要这样做。这是一个以牺牲长远口腔健康为代价的、充满风险的妥协方案。及时、科学地处理问题牙齿,才是真正省钱、省心又健康的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