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端午节能变成越南的?不是开玩笑,是真的。想象一下,屈原要是知道自己的节日被邻国抢了,棺材板怕是都要掀翻了吧。更绝的是,他们连中秋节、春节都不放过,甚至连汉字、针灸这些老祖宗的智慧,都要据为己有。说实话,看到这些新闻时,我整个人都懵了。这操作,简直比韩国人还猛,让人不禁想问:越南这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借用"我们的文化?
话说回来,越南这波操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把端午申遗,说是自己的文化遗产,这操作让我想起韩国人曾经说《西游记》是他们国粹的样子。本来想笑,但后来发现,这事还真笑不出来。毕竟,人家越南可是有"后起之秀"的架势,在文化盗窃这条路上,大有超越韩国之势。
你可能会好奇,一个小小的越南,哪来的底气这么嚣张?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钟拨回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那时候,秦始皇已经把越南纳入版图了。你想想,当年的政哥,那是何等的霸气啊!到了汉朝,汉武帝又把南越给灭了,把越南划分得更加细致。

从那以后,越南就一直是我们版图上的一个小藩属。说白了,就是一个小弟。那些越南王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每年都得向天朝进贡。一旦天朝不管他们了,他们随时可能被周边势力吞掉。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越南开始疯狂学习中华文化。
先说说穿着打扮吧,越南王的着装完全是照搬汉文化的。皇帝的冕旒是12根,王是9根,而越南王只能有7根。要是敢多戴一根,皇帝直接派兵把你赶下台,再换一个听话的。这规矩,够严苛的吧!
到了隋唐时期,我们对越南的控制更强了,那时候他们叫安南。专门设置了都护府和节度这些官职来管理。越南王想要坐稳位子,必须按时朝贡,跪求册封。只有得到了天朝的首肯,他们才能安心睡觉。就算有时候和天朝有点小摩擦,也得赶紧派使臣来谢罪,生怕话说大了惹祸上身。

也正是因为这种"跪服"的态度,越南吸收了更多的中华文化。儒家思想从汉朝就传过去了,他们也开始供奉孔子。他们的史书,完全就是照着《史记》的体例来写的。科举制度?照搬!四书五经?必须背!连八股文的糟粕都学过去了,录用要求几乎是一字不差地复制。
更讽刺的是,越南人自己都忘了他们原本的文化是什么样了。就算他们自己创造了文字,也是照着汉字抄的。可以说,从里到外,越南都被汉文化彻底渗透了,毕竟他们本来就是我们的一个小番邦。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现在的越南越来越执着于"偷"我们的文化,而且越偷越上瘾呢?说实话,这事得怪某个皇帝。没错,就是雍正。

明朝时期,越南不太老实,经常搞内乱,被老朱家出兵摆平了,还设置了"三司"来治理。但那时候的越南人已经开始叛逆了,不认同明朝。再加上明朝后期内部问题多多,对越南的控制力越来越弱。
实际上,那时候越南还是属于藩属国,并没有真正独立。后来改朝换代了,遗留的问题也没处理好。本来有一次解决的机会,但被雍正错过了。鄂尔泰提出"改土归流",想重新划分安南的地界,要是越南不同意,这老头愿意一路平推过去。
但是啊,雍正要面对准噶尔的问题,军费不够,结果做出了他这辈子最大的错误。不仅否决了鄂尔泰的请求,还割了40里的地给越南,说是"还"给他们换来安宁。

这下可好,越南觉得自己又行了。再后来,法国殖民进来,进一步削弱了汉文化对越南的影响,推行他们自己的文字。等到殖民时代结束,越南实现了独立。
经过100多年的"近墨者黑",越南越来越张狂了。他们拼命贬低汉文化,想塑造自己的民族认同感,独立于汉文化之外。但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法国殖民百年确实改变了很多,但汉文化的熏陶,哪是百年殖民就能彻底废除的?越南早就把天朝的传统节日和民俗习惯刻进了骨子里,根本改不掉。
就算文字改变的影响很大,他们内在的汉化基因也割舍不掉。为了营造虚假的自信和自尊,他们恬不知耻地学习了韩国那一套。比如2013年,越南想偷端午,专门搞了个"越南端午"的由头申遗。他们的古装剧服装,也都是一眼就能看出是汉化的。

明明是同根同源照搬过去的文化,却非要搞一个"唯我独尊",想反客为主成为宗主,这实在是让人感到可悲,又可恨。歪曲历史和文化,反倒引以为傲,比韩国更加张狂。
说实话,看到这些,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被这样明目张胆地"借用",甚至篡改,真的让人很无奈。为了避免文化再次被偷,我们也该重拳出击了,把那些珍贵的东西好好保护起来。
不过话说回来,越南也有上千年的历史。如果能摆正心态,愿意用友好的态度交流,未尝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文化。毕竟,韩国都能把泡菜变成文化,虽然有99%的成分是偷的,但能做好那1%,也是奇迹。越南可比韩国的历史多太多了,又何苦去偷呢?

文化,不是你偷走了,就能据为己有的。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