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红船论坛丨陈知进:我父亲陈赓曾为鲁迅讲红军故事

编者按:2025年10月23日,“踏访千年古都 传承文明根脉”高峰论坛在河南省开封市举行。开国大将陈赓之女陈知进应邀参加

编者按:2025年10月23日,“踏访千年古都 传承文明根脉”高峰论坛在河南省开封市举行。开国大将陈赓之女陈知进应邀参加此次论坛。本文依据她在论坛的发言整理而成。

我父亲虽然不是文化人,但是和许多文化人的关系都很好。他和许多文化人之间都有交往,我主要讲一个他和鲁迅交往的小故事。

这个故事还要从上次到河南(指2025年8月参加红船融媒在郑州举办的论坛)的故事讲起。

1931年,顾顺章叛变以后,我父亲被派到鄂豫皖苏区担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师长。后来,他在鄂豫皖苏区一场战役中负伤,实际上是在河南胡山寨受的伤。

▲陈赓

我父亲腿部负伤后,准备到上海养伤。他到上海还有个目的,是对张国焘在鄂豫皖的所作所为有看法,准备向中央反映。他也是最早向中央反映张国焘问题的人。

这次负伤回到上海后,我父亲就与鲁迅有了接触。

在开国将领里,我父亲是唯一与大文豪鲁迅有过接触的将军。这次从河南回到上海养病的时候,他离开上海已经两三年了。

养病这段时间,我父亲对上海地下党的同志讲了红军的故事。红军的故事本来就很精彩,我父亲的口才也还可以,所以大家听得很感动。

当时,冯雪峰是上海文化人里的共产党员,也是共产党里专门做文化人工作的人。

冯雪峰依据我父亲的讲述,把红军故事整理成一个小册子。小册子里面记录了红军怎么打仗、怎么处理军民关系,很多问题都讲到了。大家热血沸腾,觉得“这么好的故事,应该写成书”。当时,他们都能看到翻译过来的苏联作品《铁流》,觉得应该写成像《铁流》这样的作品。

有了写书的想法,大家就开始探讨“谁能执这个笔”。大家自叹不如,都觉得只有鲁迅的笔才能把红军这段故事写好。于是,他们就拿着这个简单记录故事梗概的小册子找到了鲁迅。

鲁迅一看到红军的故事,也很激动。对鲁迅来说,红军的故事很新颖。在中国有这么一支艰苦奋斗,而且生气勃勃的部队,让鲁迅很感动。

▲鲁迅

鲁迅就说,能不能让我见一见从苏区回到上海的将领。我父亲就拖着他还没好利索的腿,去见了鲁迅。

第一次见鲁迅的时候,是冯雪峰等两个人陪着我父亲。这次见面,跟鲁迅谈得非常好。见面之后,鲁迅还想进一步听一听红军故事,就让我父亲又和他见了一次面。

第二次去见鲁迅,是楼适夷陪我父亲去的。在交谈过程中,我父亲讲起红军怎么打仗,鲁迅可能不太懂,我父亲就随手拿起一张稿纸画了一张鄂豫皖的地图。地图上,有不少地名,包括河南漯河、安徽霍山这些地名。

▲陈赓为鲁迅所画地图

见面之后,鲁迅没有写成文章。据说,有两个原因,一是鲁迅当时很忙,有各种各样的工作,还忙着战斗;二是鲁迅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作家,虽然红军的故事让他非常感动,但是,他没有军队生活,没有去过苏区。鲁迅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作家,对自己不熟悉的题材,不好下笔。

据说,鲁迅也写了一些东西,但是没有保留下来。

鲁迅写的东西虽然没有保留下来,但是我父亲与他见面时画地图的那张纸保留下来了。这张纸被鲁迅夹在一本书里,解放以后,有人整理他的东西时被发现了。应该是鲁迅把这张图当成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保存下来了。

后来,大概是我父亲去参观鲁迅博物馆的时候,看见了这张图,说“这是我画的,字是我写的”。

楼适夷去鲁迅博物馆的时候,看到这个图,说“这是当着我的面画出来的”。在这件事情上,楼适夷肯定没有说谎,因为他当时连见鲁迅的人是陈赓都不清楚。当时,地下党的纪律很严,让你带一个人去见鲁迅,你就去,是谁你别问,他们干什么你也别管。

楼适夷陪着我父亲去鲁迅家,可能也听了一下他们的谈话,知道我父亲是个红军将领。1936年,鲁迅去世后,楼适夷写的文章中还提到,在鲁迅家里,看到鲁迅跟红军将领谈论事情,并写到画地图的事情。

我父亲应该至少见了鲁迅两次,有一种说法是见了一次。鲁迅博物馆馆长跟我说,根据他的研究应该是见了三次。

到底见了一次还是两次,这件事在文化界有争议。

第一次谈这件事的时候,我父亲说了怎么见鲁迅,说见了一次。过了一段,人家问他:“你到底见了鲁迅几次?”他说:“我已经说了一次,那就一次吧。”就没再提这件事。

后来,我父亲一个老部下问他:“到底见了几次呀?”他说:“肯定不是一次。“老部下就问:“那你为啥说一次?”我父亲说:”共产党员不能说谎话,我说了见一次,就没去纠正。”

▲陈知进

我讲这段故事,是因为包括我父亲在内的所有红军将领,都对鲁迅十分崇敬。鲁迅是文化斗士,红军将士对他非常尊重,也特别愿意和他有所接触。

对鲁迅来说,和红军将领交往,也是他经历中的一个“小火花”吧。

总之,这是人民军队和鲁迅之间一段美好记忆。

编辑:李秀平

视觉:王学民

统筹:李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