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经贸联合公报的发布,瑞士,这个一直被人视为“永久中立国”的中立国家,又一次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但是,俄罗斯却对此却感到了不满意。
其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公开地嘲讽:“在我们的眼里,瑞士早就不是中立国家了。”

这句话,可是让整个世界有些吃惊。
那么,瑞士究竟做了什么,会让俄罗斯有如此大的意见?
中立国瑞士,是否真的已经不再中立?这些还要从他们如何成为“永久中立国”地位说起。

曾经的瑞士,也是个不安分的国家,也喜欢对外扩张。但是在16世纪,他们一脚踢在了铁板上,被法国所击败。
而当时,欧洲的地方势力彼此纠缠,法国也不好太过招摇。于是,他们与瑞士签订了一个《永久和平条约》。
从此之后,瑞士看清了自己的实力,于是不再谋求对外扩张了。
瑞士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在当时,他正好处于法国、奥匈帝国与德意志帝国的中间位置,可以当作各方的战略缓冲区。

就如同中国战国时期的中山国一样,他也在几个大国之间苦苦寻求制衡点,以保证自己的国土安全。最终,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由俄国沙皇作为见证,几个欧洲大国签署了宣言,正式承认瑞士的“永久中立国”地位。
但是此时,“永久中立国”这个概念,当时还未正式确认。
1907年,欧洲各国在一次会议后,集体通过了《海牙公约》,其中明确规定了“永久中立国”的定义与权利。

按照规定,中立国可以保留一部分军队,也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军事力量,但是在战争期间,不得与交战双方的任何一方结成同盟。
而相应地,其他国家也不得侵犯中立国的领土,并且必须尊重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性。
从此之后,瑞士将永久中立国的原则奉为圭臬。
那之后的一百多年,他们确实再也没有参与任何一场对外战争,即便是两次世界大战,也未能动摇瑞士的中立地位。

而这种“本分”的行为,也为瑞士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虽然他们的军事实力并不算强,只有常备军36万人,但任何一个军事强权都没想过去吞并瑞士。
永久中立国地位,还给瑞士带来了一个非常自由的银行体系。
瑞士银行是世界上信誉最好的银行,历来是只认凭证不认人。
只要提款人能提供密码,就可以把钱取走。但如果没有密码,即便是存钱者的亲属来了,也照旧会空手而归。

而且,瑞士银行只管存钱,从来不问客户钱是怎么来的。
所以,瑞士银行成为了世界公认的“非法资本避风港”,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国际大客户。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瑞士的中立地位,却突然出现了变化。
特别是在2022年的俄乌冲突爆发后,瑞士公开站队,加入了西方国家的行列,对俄罗斯进行了疯狂的制裁。

甚至,一向信誉良好的瑞士银行,还冻结了俄罗斯国家和个人账户的存款。
这还不算,他们甚至挪用了这笔存款,去帮助乌克兰购买武器。
他们的这一系列举动,不仅让俄罗斯感到愤怒,也让国际社会开始重新审视瑞士的中立立场。
而且,瑞士还干了一件很不“中立”的事,那就是允许自己境内的武器制造厂,直接对乌克兰进行对口支援。

不过,他们做这件事时,还是有所顾忌的,所以没有大张旗鼓地去支援武器,而是通过德国做了一次中转。
但饶是如此,他们也已经违反了《海牙公约》中,中立国不得站队战争任何一方的规定。
这对曾经将“中立”事业奉为行为准则的瑞士来说,显得非常诡异,但是,战争各方对瑞士的反应却很不一致。
俄罗斯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曾经多次批评瑞士“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和《海牙公约》”,因此其中立地位早已名存实亡。

但是西方国家,却对于瑞士表示了更多的肯定,甚至说他们站在了“正义的一边”。
而瑞士自己,对于冻结俄罗斯存款、出资帮助乌克兰这些事都讳莫如深,但是对提供武器一事却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瑞士政府表示,自己境内的私营军工企业的武器出口,并不是国家行为,不受《海牙公约》限制。
不管怎么说,瑞士在俄乌战争中的“不中立”,都是非常明显地了。

而且,又何止是对俄乌战争,在任何一个国际事务上,瑞士都更多地表现出了亲西方的一面。
尤其是瑞士和北约的军事合作,也不声不响地开始推进。瑞士并非欧盟成员国,但是在几年前,却在日内瓦设立了北约联络办公室。
这一情况,也被人看作是瑞士成为“准北约成员国”的一个主要标志。
另外,瑞士还多次参与了北约组织的军事演习和联合行动。

他们同西方的互动越来越多,这也难怪俄罗斯会认为他们“已经严重违背了中立原则”。
而且俄罗斯还表示,自己已经不再把瑞士当永久中立国看待了。
扎哈罗娃甚至表示,如果俄罗斯和其他欧洲国家发生冲突,瑞士也不会那么安全了。
其实从地理和宗教上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瑞士的态度变化。

和瑞士接壤的国家,是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奥地利,清一色的北约成员国。
这和当年,法、德、奥匈互为敌对时的政治格局,已经完全两样了。
如今的瑞士,已经被北约势力所包裹,不再是“战略缓冲带”了。
而且,瑞士的主要宗教是新教和天主教,这也和俄罗斯人普遍信仰的东正教有所区别。所以,他们在感情上更偏向西方,也是非常正常的。

但问题是,如果瑞士的态度变了,那么自然而然,他们的国家状态也会随之改变。
应该说从最近的表现来看,瑞士确实已经很难再当得起“中立”二字了。
而一旦他们的地位动摇,就有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最有可能的情况下,瑞士会失去其作为中立国所享有的特殊地位和待遇。

此外,瑞士中立地位的变化,还可能对国际和平与安全,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曾经的瑞士,凭借中立国的地位,经常在国际冲突中扮演调解者和斡旋者的角色。
而如果他们的中立地位没有了,也就无法继续担当这一角色了。
缺少了这样一个“中间方”,国际上的一些冲突,风险就会变得更大。

当然,瑞士的中立地位是否被继续承认,俄罗斯一个国家说了不算,还要更多的国家认定才行。
而我们中国,对瑞士的立场是怎样的呢?至少,从中国肯在日内瓦和美国进行商贸会谈这一点上看,我们现在还是承认瑞士的作用的。
现在的国际冲突和地缘政治竞争都很激烈,我们还需要一个中立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斡旋。
但是,如果瑞士总是不停地“拉偏架”,更多地暴露自己“亲西方”的嘴脸,那么我们也未必会继续承认他的地位。

一个国家有着怎样的地位,要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看他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职能。
至少从现在的情况上看,瑞士正在一点点消耗掉自己作为中立国的诚信。
那么自然,别人对他的质疑也就顺理成章。
未来的瑞士将会如何发展,他的永久中立国地位是否还能保得住,就看他们在以后会怎样做了。
参考资料:
1、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外交部:俄罗斯不承认瑞士的中立地位》

2、新华社《「列国鉴·瑞士」记者观察:瑞士武器出口渐松绑,说好的“中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