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到底是谁在忽悠谁?张勋复辟中的骗局与迷思

结果是,张勋被冯国璋和陆荣廷骗了,张勋又骗了黎元洪,然后大家都被段祺瑞忽悠瘸了。张勋复辟是北洋时期的一件大事,也是这位辫

结果是,张勋被冯国璋和陆荣廷骗了,张勋又骗了黎元洪,然后大家都被段祺瑞忽悠瘸了。

张勋复辟是北洋时期的一件大事,也是这位辫帅在民国史上的谢幕演出,从此便销声匿迹了。

同时又是一场骗子、大忽悠的大集结,几乎当时所有的军阀、政客都卷了进来。

大家各打各的小算盘,你算计我,我忽悠你,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堪称一场精彩绝伦的大戏。

我们从头捋一捋。

主动或被动参与其中的有张勋、黎元洪、段祺瑞、冯国璋和陆荣廷四方,另外加上张勋的一把“枪”——“督军团”。

张勋想利用黎元洪解散国会,免掉段祺瑞的国务总理,然后再利用督军团赶黎元洪下台,他来拥废帝上位。

段祺瑞并不反对张勋搞复辟,甚至暗地里还加以勾引,让他尽情折腾,借他的手搞掉黎元洪,然后再以拥护共和的名义打张勋,名利双收。

黎元洪则觉得张勋是“老实人”,利用他来调停时局,约束已纷纷独立、咄咄逼人的各省的督军。

作为当时全国最有实力的军阀,冯国璋和陆荣廷号称“南陆北冯”。他哥俩看热闹不嫌事大,把上面的都赶下来才好呢,咱的位子还能往前挪挪。

至于督军团里的督军们,想得开,反正在谁那里也是当枪使,只要不吃亏的事儿,都可以干。

结果是,张勋被冯国璋和陆荣廷骗了,张勋又骗了黎元洪,然后大家都被段祺瑞忽悠瘸了。

1)张勋被冯国璋和陆荣廷骗了

张勋曾对袁世凯搞帝制失败的原因进行过分析,认为主要是当时袁没能取得“北冯南陆”的支持,冯国璋和陆荣廷这两个最有实力的军阀,冯国璋不支持帝制,陆荣廷则明确反对帝制。

冯国璋促成了北洋系的分裂,陆荣廷则直接与蔡锷的护国军合流,于是局面一发而不可收拾。

基于这种分析,张勋认为必须先搞定冯国璋和陆荣廷。

接下来的这波操作稍微有点复杂,这里面牵扯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叫潘博。

他原来是张勋的机要秘书,后来又被张勋介绍给冯国璋。陆荣廷儿子死了,冯国璋派潘博去南宁吊丧,这样潘又见到了陆荣廷。

潘博是个不安分的投机小政客,当初张勋把他介绍到冯国璋那边,就是因为他在徐州广交复辟派和宗社党人,动静弄得有点大,张勋当时还不想让自己复辟的心思过早暴露出来。

潘博在陆荣廷面前大谈复辟,并说华帅(冯国璋)也支持复辟,陆荣廷只是听,没发表意见。

潘博从南宁回来,去徐州见张勋时,说陆荣廷“非常”赞成复辟。

1917年3月,陆荣廷进京时路过徐州,顺便拜访张勋(他和张勋在广西提督苏元春手下共过事)。

张勋和陆荣廷会面时亲自“验证”陆对复辟的态度,陆荣廷还是不置可否。

张勋却错误地认为,陆荣廷是不好意思公开明确支持复辟的态度。

后来陆荣廷到了北京,进宫拜访溥仪,外面又流传他“献女为妃”的谣言,张勋这下更进一步确认,潘博关于陆支持复辟的情报是准确的。

为了试探冯国璋的态度,张勋给冯国璋写了一封信。

没多久就收到了冯国璋的回信,说他很支持张勋的对策,并愿意追随其后。

殊不知这封信也是潘博搞的鬼,他指使冯国璋的身边人,以冯的名义回了这封信。

冯国璋在公事上一向糊涂(他后来做大总统,也是迷迷糊糊盖印,有个他任命的官员来“谢委”,他还不知道咋回事),发生这种事并不奇怪。

根据张勋对袁世凯搞帝失败原因的“认真”总结,冯国璋、陆荣廷的“支持”,无疑给他吃了一颗很大的定心丸。

严格来讲,张勋不是被冯国璋和陆荣廷骗了,而是被潘博骗了,这是陶菊隐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里的说法。

笔者认为,以冯国璋和陆荣廷的见识和精明,不可能看不透张勋的心思。

张勋将水搅混对他们是有利的,正好可以趁机“摸鱼”。

他们虽说没有像潘博那样明着骗张勋,但有意识的误导这个动机是存在的。

2)张勋骗了黎元洪

当督军团在北京帮段祺瑞搞黎元洪和国会时,做为督军团领袖的张勋,在徐州稳坐钓鱼台,拈须微笑。

他知道段祺瑞和黎元洪瞧不上他,其实他也瞧不起他们。

他不去北京,表明他不屑于像一般督军那样,做一个为段祺瑞摇旗呐喊的走卒,他坐镇徐州,指挥一下就可以了。

1917年5月29日,安徽倪嗣冲带头,各省督军纷纷宣布独立,要求黎元洪解散国会。

黎元洪求爷爷告奶奶通过的国务总理李经羲,吓得不敢就职(民国惯例,新任内阁总理必须各省督军通电祝贺后才敢上任,说明取得各省的支持,现在都独立了,谁敢上任)。

黎元洪没办法,只好听从李经羲的劝告,请“老实人”张勋入京“调停时局”。

张勋就等他这句话,立即率兵五千从徐州动身,6月8日就到了天津。

黎元洪听说张勋带了这么多人来京“调停”,感觉不对劲了,但为时已晚。

不仅如此,张勋还在天津提出,请黎大总统正式解散国会。

这时黎元洪心里是“万马奔腾”,我要是解散国会,还要你来调的什么“停”。

至此黎元洪方知上了张勋这个“老实人”的当,引狼入室。

3)张勋又被段祺瑞忽悠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最后老段才是最大的赢家,名利双收。

段祺瑞被黎元洪免去国务总理后,避居天津,曾想在天津成立临时政府,被张勋阻止,据说用的还是命令的口吻。

段祺瑞与身边谋士,决定实行另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其实早就有了),表面上不反对张勋复辟,甚至可以暗地里表示支持,让张勋大胆地干,把黎元洪赶跑,然后复辟清室,再以拥护共和的名义带兵打张勋。

事后的局势发展表明,段祺瑞的这个计划非常成功。

1917年7月3日,段祺瑞于马厂誓师,组成“讨逆军”打败张勋。段祺瑞重新取得了中央政府的实权,并赢得了“三造共和”的美名。

据说“大冤种”张勋复辟失败后,躲在荷兰使馆里,经常骂那些“大忽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