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7岁的小唐莉,算是亲身经历了一回“家塌了”的感觉。
母亲上吊走了,还留下了一句话:“要给妈出气!”。
父亲没多久又成了别人的老公,这个家从那天起,就再也回不到原来的样子了。

1990年大年三十,外面家家户户看春晚、包饺子,这边孙涛在娘家的卫生间里,把自己吊在了绳子上,35岁人说没就没了。
孙家那边回忆,说就在除夕前几天,唐国强连着三次拎着离婚协议上门,让她赶紧签字,不签就拿“送精神病院”“砸东西”这些话吓唬人,还把她银行里的钱给冻上了。

说白了,在家人眼里,就是一边是快过年的喜气,一边是婚姻闹到这个份上的僵局,心里本来就挺脆弱的人,被这么一折腾,最后想不开,走了极端。
出事以后,家里翻出了两封她留下的信,一封是写给父母的,里面话说得很重,说唐国强不讲良心,在她身体很差的时候还提离婚,让她精神上受了大刺激,还把家里钱物都交给爸妈处理。

另一封是留给当时只有7岁的小女儿的,大意就是告诉孩子“你爸对不起我”,以后要记得给妈妈出这口气,不要轻易原谅他,把这个仇等于硬生生交到了孩子手上。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她用这两封信,把唐国强在道德上先“判了个死刑”,顺带把年幼的女儿也拉进了大人的恩怨里。

这事一传出去,当时的媒体、街坊邻居那是真炸锅了,报纸、杂志接连写,单位里也开会谈,很多人直接给唐国强扣上“负心汉”“当代陈世美”这样的帽子。
八一厂那边先是让他停工、接受调查,后来演艺工作一度被叫停,等于从台前的红人,变成了人人指着骂的那一方,风向一下子就倒了。

可另一头,厂里和有关部门的调查里,又没查出清清楚楚的婚内出轨证据,有材料还提到孙涛本身有病、情绪反复,夫妻感情早就出了问题,所以这件事最后变成两边各有一套说法的“罗生门”。
到底谁对谁错,一时说不明白,但也正因为这样,才给后面女儿长大以后站在哪一边、怎么面对这段往事,留下了很大的悬念。

孙涛去世后,小唐莉被送回青岛,跟爷爷奶奶一起住,从那会儿起,她等于和亲爸分开了,各过各的。
街坊邻居一聊天,就少不了那句“她爸把她妈气死的”“她爸是罪人”之类的话,孩子听多了,心里慢慢就认定:爸爸就是坏人。

再加上她记得妈妈留过信,说过要给妈妈出气,这几句话在她脑子里转来转去,时间一长,心里那股恨就越攒越多,说白了,对父亲是“连名都不想提,更别说叫一声爸”。
后来差不多十来岁的时候,唐国强和壮丽结了婚,把女儿接到北京一起住,这一下,小姑娘心里更别扭,觉得爸爸不光“害了妈妈”,还马上找了新人,接受不了。

她刚到北京那阵子,几乎不跟人说话,吃完饭就躲屋里,把门一锁,谁叫都不开,搞到最后干脆用不吃饭来“对着干”,一副“谁都别来烦我”的状态。
壮丽刚进门也不敢多说啥,只能每天把饭菜放到她门口,人悄悄走开,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有好吃的、有新衣服,都先想着这个孩子,自己后来生了儿子,对她也没变脸。

这么一点一点下来,小唐莉心里也明白,这个后妈不是来抢东西的,是真在照顾她,家里气氛慢慢没那么紧绷,她对大人的那股死劲儿,才松了一点。
真正让父女关系有点回暖的,是她高考考砸那回,整个人情绪一下掉到谷底,觉得自己啥都不行,又开始把自己关屋里。

按一般家长的脾气,多半得骂一句“不争气”,但唐国强那时候一句重话没说,反而想办法卖家里的东西,给她凑学费,还给她弄了一张出国读书的机票,说白了就是“你路我来想,你好好往前走”。
到了国外,没人再提“谁害死了你妈”,也没人天天翻那封遗书,她一边上学,一边慢慢冷静下来,开始琢磨父母这段婚姻,觉得婚姻散了,往往是两个人的问题,不是简单“一个坏一个好”那么简单,这也给她后面放下仇恨埋了个底。

从国外学成回来后,唐莉先去香港当记者,天天跟娱乐圈的人打交道,谁家明星吵架、谁又被拍到丑事,她看得多了,心里也明白,这种天天被人盯着看的日子,不是自己想要的。
后来她在香港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对方就是普通上班族,家境一般,学历也不算多高,人挺实在,两个人就这么凑到一块了,没什么童话,都是柴米油盐。

再往后,她跟老公回到北京,在一条老胡同里开了家小饭馆,做点家常菜,自己当老板娘,每天就是买菜、炒菜、招呼客人,节奏不快不慢,有点像现在年轻人口中的“图个踏实”。
唐国强看女儿忙得挺辛苦,提过好几次要帮她投点钱、找点宣传,让生意“起飞”一下,她都婉拒了,说白了就是不想靠“明星爹”的光,宁可生意慢点,也要靠自己把店撑起来。

儿子出生后,她给孩子起名叫“孙和平”,姓随外婆那边,名字带了“和平”两个字,这里面什么意思,其实一想就懂:一头是记着妈妈的那条命,另一头是告诉自己,过去那一摊子恩怨到这儿就缓一缓了。
她没有把孩子跟爸爸那段事撇清,也没有天天给孩子灌输“你外公怎么怎么不好”,而是让孩子正常叫“姥姥”“外公”,让老唐带着外孙逛故宫、讲故事,家里该怎么热闹还怎么热闹,看上去就跟普通三代同堂差不多。

用现在的话说,这个名字算是她给自己打的一个“补丁”:既不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也不再咬着不放,是在用很安静的方式跟过去握个手。
后来有媒体又把当年的遗书翻出来炒一遍,孙家那边有人继续指唐国强是“罪人”,网上一片骂声,这回站出来说话的,反而是当年那个被要求“替妈报仇”的女儿。

她在采访里意思很明确:爸爸这些年不容易,一个人扛着家,照顾她,还要为弟弟操心;做人丈夫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这是事实,但做人父亲,他尽力了。
这相当于把“丈夫”和“爸爸”这两个角色掰开来看,既没说妈妈当年的难受是假的,也没一棍子把爸爸打死,有点像她给这件事做了个“迟到的总结”。

更关键的是,她最后没有按遗书上的那句“报仇”去走,而是选择到自己这一代就不再往下传这股恨,这一步,既是在给父母收个尾,也是给自己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