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一招毙命!打了三年,俄军终于找到了乌克兰真正的“七寸”!当那座70年代的苏联变电

一招毙命!打了三年,俄军终于找到了乌克兰真正的“七寸”!当那座70年代的苏联变电站被炸成废铁时,顿巴斯前线20万乌军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   乌克兰整个电力系统都带着苏联时代的烙印,顿巴斯地区更是长期依赖本地煤炭和电网枢纽供电,冲突前这里的火电占比就高达30%,而那座变电站正是连接煤炭产区与前线阵地的关键节点。   而俄军这一炸,等于直接掐断了20万乌军的能源生命线,这种战术早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就被验证过——1991年美军用石墨炸弹瘫痪伊拉克85%电力,1999年北约同样手段让南联盟70%地区陷入黑暗,现在不过是历史在顿巴斯重演。   泽连斯基自己都承认“没有电力,无人机和炮弹都是废铁”,国际能源署的报告就摆在那,冲突以来乌克兰军工企业因为缺电,炮弹产量直接腰斩,黑市上柴油发电机价格飙到原来的5倍。   顿巴斯前线的乌军更惨,变电站被炸后,雷达站成了睁眼瞎,无人机起飞架次暴跌七成,就连坦克的启动电源都得省着用。   去年3月俄军一轮空袭就瘫痪了乌全国三分之二的发电能力,现在针对性打击单个关键枢纽,效果只会更精准——20万大军的通信系统先掉链子,指挥部发不出指令,前线部队只能各自为战,这种混乱程度堪比当年南联盟军队雷达失灵时的窘境。   更要命的是后勤补给跟着垮掉。顿巴斯前线的野战医院依赖电力维持呼吸机和手术设备,变电站被毁后,医疗物资只能靠人力背送,伤员救治效率下降三分之二。   乌军士兵的取暖设备也成了摆设,在零下十几度的战壕里,连热食都煮不熟,士气低落到极点。反观俄军这次算是把“精准打击”玩明白了,不跟乌军拼消耗,专挑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设施下手。   而那座变电站虽然老旧,但供电覆盖范围包括顿巴斯东部三个州的军事据点,相当于一锅端掉了乌军的电力中枢。   有人可能觉得不就是个变电站吗,抢修不就行了?可现实是乌克兰电力系统早就千疮百孔,冲突以来全国70%的电力设施受损,专业维修人员缺口达上万人,想修复这种苏联时期的老旧枢纽,光零件就得从波兰甚至德国调运,等零件到了前线,仗都不知道打成什么样了。   而且俄军显然早有准备,紧接着又对周边的输电线路进行了补充打击,形成了“摧毁-封锁-再摧毁”的循环,这招比直接冲锋陷阵管用多了。   现代战争早就不是拼人数的年代,20万大军没了电力支撑,跟20万件装备堆在前线没什么区别,俄军这一手算是把“打蛇打七寸”的道理悟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