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不论是战列舰还是巡洋舰,都不敢和岸防炮对轰,当然也有不信邪的,例如德三海军的新式

不论是战列舰还是巡洋舰,都不敢和岸防炮对轰,当然也有不信邪的,例如德三海军的新式重巡洋舰被挪威的老古董岸防炮一发入魂。 说起二战时候的海战事儿,总有人觉得大船就是王道,战列舰巡洋舰一出场,就能横扫千军。可实际情况呢?那些固定在岸边的炮台,往往让海军舰艇头疼得要命。为什么这么说?简单点,岸炮的底座是岩石或者混凝土,稳如泰山,不像船上那玩意儿,海浪一晃荡,瞄准镜就得歪,精度全靠蒙。历史上,海军圈子里有个不成文规矩,一门岸炮的准头,顶得上三门同口径的舰炮。挪威那次事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德国人自以为的新锐重巡,栽在了一个快退休的老军官和几门上世纪末的克虏伯货上头。这不光是技术问题,还牵扯到地形和战术,半封闭的海湾里,礁石水流把航道卡死,舰队只能老老实实排队走,岸上的人早把坐标测好,一发就能招呼到。 奥斯陆峡湾入口处,有个叫奥斯卡斯堡的要塞,建于19世纪中叶,本来是为了护着当时的克里斯蒂尼亚,也就是现在的奥斯陆,不让外敌从海路直捣黄龙。那里装备的三门28厘米炮,分别叫亚伦、摩西和撒母耳,都是1893年德国克虏伯厂出的货,管子长得像老烟枪,射程能到上万米。别看岁数大,固定在岛礁上,后坐力震得地皮发颤,但精度高得吓人。指挥官比尔格尔·埃里克森,那年头64岁,出生在洛福登群岛的渔村,父亲是船长,早年没了,他12岁就南下奥斯陆念书。1893年高中毕了业,去柏林夏洛滕堡技术学院混了仨月,学点工程和炮术基础,1896年从挪威军校毕业,进了海岸炮兵部队。起步是基层,维护设备训新兵,1901年升上尉,1915年当少校,管过特隆赫姆附近的阿格内斯堡垒,那地方冬天雪大,他带队挖通道运火药。1931年上校,1933年接奥斯卡斯堡,驻军多是预备役和学员,实战经验少,但他每周搞夜间警戒,检查地道和火药库。1940年4月,他离退休就半年了,可没想到摊上事儿。 德国那边,希特勒从1939年底就盯上挪威了,主要为瑞典铁矿石运输线,那玩意儿冬天从纳尔维克港出海,直奔德国。加上英国人老想着在斯堪的纳维亚下手,德国情报说盟军要先发制人,希特勒12月14日下令OKW研究入侵计划,先叫Studie Nord,一个师就想搞定,后来改成Weserübung,大手笔,动用海军、空军和陆军,目标是同时拿下丹麦和挪威港口。4月9日凌晨,第五集团舰队从基尔港出发,重巡布吕歇尔号当旗舰,排水量1.2万吨,1939年9月刚服役,主炮20厘米八门,装了近千陆军和盖世太保,带占领文件,直奔奥斯陆。舰长维塞尔上校,指挥官库梅茨少将,都觉得挪威防御弱鸡,就几艘鱼雷艇和老炮台,情报说奥斯卡斯堡是训练场,没当回事儿。船队包括口袋战列舰吕佐号、轻巡埃姆登号、几艘扫雷艇和鱼雷艇,总兵力两千。 结果呢?船队进了峡湾,凌晨3点多,挪威巡逻艇波尔三号先发现,报告奥斯卡斯堡。埃里克森没等到上级命令,4点21分下令开火,第一轮从亚伦炮打出,命中布吕歇尔舰首,第二轮摩西炮穿中部,机舱炸了,船速掉到零。德国人反击,炮弹砸堡垒侧翼,但挪威鱼雷电池藏在北卡霍尔门岛水下,两个45厘米管子,1900年代的怀特海德鱼雷,两发齐中舰尾和中段,船身倾斜,火烧到弹药库,6点22分翻沉。德国死伤六七百,幸存一千多被俘。布吕歇尔是德国海军头艘主力舰损失,带走的行政头头没了,登陆计划乱套。 挪威事件后,德国人改从奥斯陆南边松布克腾登陆,伞兵空降福讷布机场,中午拿下首都。但奥斯陆国王哈康七世和政府,早一天拖延,收拾金库五十吨黄金和文件,坐火车撤到东部山区埃尔韦鲁姆,议会开会誓不投降,后来流亡伦敦,建临时政府,继续领导抵抗。挪威议会从没正式认账,合法性保住了。埃里克森见弹药光,陆军不援,4月10日停火,堡垒完整移交,预备役5月15日放,军官关格里尼营,月底出。战后,挪威调查委员会1945年和军事委员会1946年,都说他的决定合理,没司法责任,还发战十字勋章,法国给克罗瓦德格尔和荣誉军团军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