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二战结束苏联很聪明,占了日本四个岛,在日本头顶上监控着日本。中国那时候太善良了,

二战结束苏联很聪明,占了日本四个岛,在日本头顶上监控着日本。中国那时候太善良了,把占琉球的大好机会给浪费掉了。 如果从今天往回看,会发现 1945 年那场战争结束后,世界地图像是被人猛地掰了一下,有些地方因为抓得快,变成了“拿到手的筹码”;有些地方因为反应慢,最后只能留下“想想都心痛的遗憾”。 国际政治的规律一直很简单——谁的实力说话更快、更硬,谁就更能把地图往自己那边拽一寸。 当年二战的硝烟还没完全散开,在北方的千岛群岛,苏联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条约可以谈,但地盘得先拿下来再说。 那一段时间,苏军根本不跟日本兜圈子,直接夜间强攻、抢滩、坦克突进,把岛上的日本守军压得抬不起头。 也就是因为那股子狠劲,苏联把《雅尔塔协定》里的模糊条款变成了“既成事实”。 所以如今北方四岛上,俄军的防空系统雷达整天转个不停,那 400 公里探测范围像盯着太平洋大门的探照灯,让日本既不敢动、也没办法动,这是实打实靠兵力压出来的结果。 可再把视线往南挪,差不多同一时期,本可以守住的关键位置,却因为战略眼光不够,最终被别人拿走。 1943 年开罗会议上,罗斯福两次暗示:琉球这地方可以让中国接管,毕竟这是历史上跟中国关系最密、位置又重要的岛链,按道理说,这是伸手就能接住的大礼。 但当时老蒋顾虑太多:怕美援受影响,又担心海岛会拖累本来就紧张的财政和军力,于是迟疑、推让,错过了窗口。 后来美国就顺势推出各种模糊概念,让琉球的主权问题越变越乱,再到旧金山会议、再到 1972 年的行政权转交,日本就这样名正言不顺却实际控制了琉球。 如今冲绳面积只占日本国土的 0.6%,美军基地却占了日本驻军设施的 75%,整天轰鸣的战机不只是吵,更像是在提醒:当年的决定太草率了。 同样是岛屿,英国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做法,就显得现实得多,离本土一万多公里、岛上人还没几个,但英国依旧愿意派两艘航母、上百艘舰艇去打,就是因为那块地方关系到航道、能源、税收。 对一个国家来说,地盘不只是面子,更是实实在在的战略空间。 苏联也一样,它在远东把那些海岛握紧,就是为了构筑自己的安全缓冲带,这些地方在地图上看不起眼,但在战略家眼里,那是锁住海上通道的钥匙。 回到今天的局势:俄罗斯虽然经济紧张,但靠着北方四岛,依旧在东北亚的安全格局里稳稳压着日本一头。 反观我们,因为当年没把琉球接住,现在只能面对美军深度介入、在冲绳不断加码军力的现实,只能另想办法在南海建设岛礁,来补足缺失的战略纵深。 如果当年能跟苏联一样果断点,也许现在的东海局面就完全不是这样了,也不会动不动就和日本因为钓鱼岛问题争来争去。 这并不是说“只要强硬就好”,而是国际关系向来不是比谁更有道德光环,而是比谁能守住自己的利益底线。 苏联当年的扩张方式虽然不讨喜,但至少把关键节点牢牢抓在手里,而我们当年的选择,是基于当时国力、处境和外交理念做出的,现在能做的,就是把缺的那部分补回来。 世界政治有时候很残酷:你希望对方讲道理,可真正能让人坐下来谈的,往往是你手里有没有筹码,越是关键的地方,越不能靠别人“心里善良”;只有握在自己手里的东西,才最可靠。 现在明白这一点,就是对历史最好的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