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几内亚比绍总统府周边突发激战,总统恩巴洛被军方扣押,首都封控,军车占路口,宵禁和封边同步落地。 国家电视台出现军装面孔,自称“安全与秩序恢复指挥部”,宣布全面接管权力,媒体停摆,公共机构解散。 这一步来得又快又硬:选举后三天,两位候选人各自宣布胜选,军队顺势切断通讯与交通,把争议变成既成事实。 军方给的理由是“政客勾连毒枭破坏稳定”。熟悉的剧本,不是吗?在枪口下,真相常常被噪音盖过。 这国先天薄弱:经济靠腰果和渔业,财政脆,军饷低;地处毒品通道,黑金渗透深,制度像旧网,随时被撕开。 西非近年“政变链”没断过:马里、布基纳法索、尼日尔、几内亚之后,如今轮到几内亚比绍,政变三件套再次上演。 外部反应来得快:联合国、非盟、埃科瓦斯齐声谴责。可制裁能起多大作用?尼日尔的例子还摆着,强硬与妥协缠斗。 对在当地的华人和企业,最现实的建议很简单:少出门、避聚集、准备现金与油料,关注使馆通告,别赌“很快恢复”。 谁会成为受益者?军头坐稳?反对派借势?还是毒枭翻身?在脆弱国家,子弹的声音常常压过选票和法条。 短期看,多半是军管加谈判,承诺过渡选举;中期会遇到制裁与财政断供,物价上蹿;长期不治毒瘤,仍会回到原点。 我的判断很冷:弱机构、强人政治、外部黑金叠加,就像定时器。别高估救火队,也别低估人性逐利。稳字当头,才是硬道理。 别忽视经济后座力:边界一封,腰果出口卡壳,渔船停港,物资涨价最快受伤的是底层。军人要治理,就得先稳供应链。否则城市断电断油,安全感会比政治口号更先崩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