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日本曾三次试图删除条款:1957年被苏联否决,1995年修宪提案降级为“建议”,

日本曾三次试图删除条款:1957年被苏联否决,1995年修宪提案降级为“建议”,2005年虽获共识仍未能撼动正文——根源在于修宪需联大三分之二票及安理会五常全票通过,任一否决即告失败。 敌国条款的本质,是赋予联合国五常在德意日“疑似重启扩张”时,无需安理会授权即可干预的法定权限。 美国策略:将条款视为“双功能工具”——既防止日本军国化复苏,又保留自身干预空间; 欧洲态度:德国虽与日本联合提案,但俄乌冲突下更需维持北约框架稳定; 中国逻辑:亮出法理原文比外交辞令更具威慑力,直指“规则破坏者自负后果”。 当政客炒作安全焦虑推动扩军,普通民众直面养老金缺口与公共预算挤压的矛盾。二战赔偿数据显示:德国累计支付超900亿欧元赔偿金并建立集中营纪念体系,而日本对亚洲邻国赔偿不足德国的3%。若效仿德国通过历史和解换取国际信任,远比修宪扩军更能消解敌国条款效力。 敌国条款如同未发射的核弹——失效可能恰是最大威力。日本若持续渲染“受害叙事”,可能诱发下届政府强推修宪,反而激活条款的沉睡机制。台海一旦生变,该条款将赋予五常直接干预法理依据,使台湾当局期待的“外援自主”彻底落空。 反思,当德国用忏悔赢得邻国谅解时,日本却困在扩军与财政的悖论中。历史从非可删改的电子文档,敌国条款这把悬顶之剑提醒着:突破战后秩序者,终将撞上五常否决权铸成的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