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快讯! 俄罗斯联盟MS-28飞船发射成功 11月27日,俄罗斯“联盟MS-28

快讯! 俄罗斯联盟MS-28飞船发射成功 11月27日,俄罗斯“联盟MS-28”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将三名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再次印证了太空探索领域国际合作的生命力。莫斯科时间27日12时28分(北京时间27日17时28分),搭载着“联盟MS-28”飞船的“联盟-2.1a”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并展开天线与太阳能电池板,预计将于发射当天下午与国际空间站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本次任务乘组采用了“美俄混编”模式,由两位俄罗斯宇航员谢尔盖·库季-斯韦尔奇科夫、谢尔盖·米卡耶夫和一位美国宇航员克里斯·威廉姆斯共同执飞。按计划,他们将在国际空间站驻留约242天(相当于8个月),期间不仅将承担40多项涵盖微重力环境下的科学实验与技术验证,还计划执行两次太空行走,任务安排紧凑且充实。 此次发射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地点。它始建于1955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航天发射中心,著名的世界首位宇航员加加林正是从这里启程飞向太空。尽管随着时代变迁,拜科努尔的设施已显老旧,但它至今仍由俄罗斯租用至2050年,是俄罗斯执行载人飞船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的关键基地,其地位无可替代。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美俄在地面上的国际关系面临挑战,但“联盟MS-28”的顺利发射再次表明,两国在保障国际空间站长期稳定运行这一共同目标上,依然维持着紧密且专业的协作。这种合作模式,特别是“座位互换”安排(即美国宇航员继续乘坐联盟号飞船,俄罗斯宇航员也乘坐美国飞船),确保了无论哪一方的飞船出现临时状况,国际空间站上都能始终保持必要的人员配置和系统安全冗余。这已是2025年内第二次美俄混合乘组任务,今年4月发射的“联盟MS-27”任务同样采用了此模式。这种始于冷战时期“阿波罗-联盟”测试项目的在轨合作传统,历经数十年,已成为两国间即使在困难时期也能保持的功能性合作范例。 纵观全球航天发展,国际空间站已超期服役多年,并计划在2030年前后退役,美俄两国也都在筹划各自新的空间站项目。因此,“联盟MS-28”任务的成功,不仅是为了完成阶段性的科学探索目标,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为未来更复杂的太空探索合作模式积累经验,奠定基础。它提醒我们,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类共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有时能够超越地球上的分歧,汇聚成推动文明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