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49年11月,蒋介石很生气,骂孙立人自私。不料孙立人火气更大,一点也不惯着他

1949年11月,蒋介石很生气,骂孙立人自私。不料孙立人火气更大,一点也不惯着他,当面顶撞蒋介石。他质问蒋介石:“我自私?你才自私。就因为汤恩伯是你的嫡系部队,你就要把整编好的部队调走,共军再打过来,你拿什么去打?到那时候,看你往哪里跑?你只有往太平洋里跳!” 1949年11月,台北阳明山的草山官邸内,蒋介石很生气,骂孙立人自私,孙立人面对蒋介石的指责,怒火中烧地反击道:您说我自私,恰恰是您才真正自私,汤恩伯的部队不过是一群残兵败将,您却因为他们是嫡系就要优先安置。 等共军打过来时,您指望谁去抵抗,是靠那些破铜烂铁,还是靠我训练出来的精锐,到那时候您除了往太平洋里跳,还能往哪跑? 这番话如同利刃直刺蒋介石的要害,蒋介石气得浑身颤抖,正欲发作,侍卫长俞济时恰到好处地推门而入:总裁,午膳已备妥,有什么事不妨饭后再议,这场剑拔弩张的对峙,才在餐具的碰撞声中暂时平息。 这次冲突的导火索,源于汤恩伯残部的安置问题,上海沦陷后汤恩伯率领的十万残兵败将撤退到台湾,急需营地安置,汤恩伯看中了孙立人在凤山训练基地的营房,要求孙立人腾出地方。 孙立人断然拒绝,他认为这些溃败之师毫无战斗力可言,不应占用精锐部队的训练设施,只能暂时安置在几所国民小学的校舍里,汤恩伯恼羞成怒,直接向蒋介石告状,蒋介石召来孙立人质问,却遭遇了这位耿直将军的强硬回击。 在孙立人看来自1946年被派往台湾练兵以来,他从上海、广州、北平等地招募优秀青年,历经三年艰苦训练,才打造出数万精兵,这些部队在古宁头战役中已经证明了实力,是台湾防务的真正支柱,而汤恩伯的部队在大陆节节败退,士气低落装备残破,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整训才能恢复基本战力。 但是这场争执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矛盾,孙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深造,接受的是典型的美式军事教育,这使他在军事理念和管理方式上与黄埔系将领格格不入。 在东北时期,孙立人就因与杜聿明不和而被调离新一军,实际上被架空了军权,更让蒋介石忌惮的是,1945年美国曾邀请中国派遣五万精锐进驻日本,并点名要孙立人率领新一军前往,虽然蒋介石以攘外必先安内为由拒绝了这个提议,但美国对孙立人的青睐让他如鲠在喉。 麦克阿瑟多次主动约见孙立人,美国军政界与他保持密切往来,这些都让蒋介石寝食难安,他既需要利用孙立人的军事才能和美国背景来获取援助,又担心这位亲美派将领会成为美国倒蒋计划的棋子。 在蒋经国推行苏联式政工体系时,孙立人公开反对,坚持军队应该属于国家而非党派,这更加深了父子二人对他的戒备。 令人意外的是激烈争吵两周后,蒋介石竟主动邀请孙立人到官邸赴宴,席间气氛融洽,饭后蒋介石拉着孙立人的手在花园散步,拍着他的肩膀说:当前局势艰难,我能真正信任的人,只有你了,这番话让性格耿直的孙立人深受感动,以为两人的关系已经和解。 直到1955年被软禁后,孙立人才明白这不过是蒋介石的权谋手段,那句信任要么是试探,要么是警告,表面上的亲近掩盖不了内心的猜忌,当时台湾局势动荡,蒋介石需要稳定军心,更需要孙立人这张牌来应对美国的压力,但一旦局势稳定,孙立人就成了必须铲除的隐患。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台湾的安全形势大为改善,蒋介石的地位稳固后,开始着手清除异己。 1955年,他以莫须有的郭廷亮兵变案为借口,指控孙立人图谋不轨,将其软禁在台中寓所,这一关就是33年从55岁的壮年到88岁的垂暮之年,一代名将只能在狭小的院落里种花养鸡度日。 期间蒋介石还不断派人监视,切断孙立人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连他的子女探望都受到严格限制,尽管如此,孙立人始终保持着军人的尊严和操守,他培养的子女个个成材,长女孙中平成为台积电高管,次子孙天平获得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后回大陆投资建厂,完成了父亲未竟的报国心愿。 1988年蒋经国去世后,孙立人才重获自由,但此时他已是风烛残年,1990年11月19日,孙立人在台中病逝,享年90岁,临终前他希望能够魂归故里,但这个愿望直到今天仍未实现。 2014年,台湾方面正式承认郭廷亮案是冤案,为孙立人恢复了名誉,但33年的青春岁月和一生的军事抱负,却永远无法挽回。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