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50年,逃到香港的国民党中将张际鹏花光积蓄后,想去台湾却遭到拒绝,穷困潦倒之

1950年,逃到香港的国民党中将张际鹏花光积蓄后,想去台湾却遭到拒绝,穷困潦倒之下,他只得写信向黄埔一期同学袁守谦求助。 1950年香港九龙塘一间破旧公寓里,张际鹏翻遍了所有抽屉,找出最后一块港币,窗外传来叫卖声,他咽了咽口水这点钱,连一碗云吞面都买不起。 一年前张际鹏刚到香港时,还带着两万银元和几件古董,在尖沙咀住高档酒店,那时候他想得简单在香港歇歇脚,等风头过去就去台湾,结果蒋介石因为他的名字出现在起义名单上拒绝了他去台湾,张际鹏只好留在了香港。 可在香港张际鹏仗着自己带来的金银坐吃山空,他自己又喜欢打牌赌博,家里的人有比较多,很快他带来的钱就被他挥霍一空,最要命的是,他这个前国民党中将,在香港找不到任何像样的工作,全家人一下子陷入了困境连吃饭都成问题。 其实张际鹏的军旅生涯相当辉煌,黄埔一期毕业后,他从排长一路打到中将,参加过东征、北伐、抗日战争,最风光的时候,他指挥第14军在湖南跟日军死磕,手下三万多弟兄,1945年日本投降时他作为受降代表之一,照片还登上了《中央日报》头版。 可到了1949年8月一切都变了,当时解放军兵临长沙城下,上司程潜决定起义,张际鹏本来不想掺和,但程潜把他名字写进了起义通电,消息传出去蒋介石气得摔了茶杯:张际鹏这个叛徒,他知道自己在老蒋那里已经没活路了,连夜带着家人逃到广州又辗转到了香港。 香港当时挤满了逃难的国民党官员,大家都想着去台湾,可台湾那边查得严,特别是像张际鹏这种起义过的,基本上门都没有,保安司令部有份黑名单,专门记录政治不可靠分子,张际鹏的名字排在前面。 钱花光后张际鹏开始变卖家当,先是那块瑞士金表,当铺老板看都不看就砍价一半,接着是军装上的徽章,收破烂的给了20港币,最惨的是那幅明代字画,他父亲传下来的宝贝,最后300港币贱卖了,老婆看他这样偷偷去制衣厂做工,一天站12个小时挣8块钱。 有天张际鹏去中环找工作,看到招聘英文翻译的告示,他信心满满地上楼面试,结果老板瞄了他一眼就摇头:您这年纪,英文再好也不行。 下楼时他碰到以前的副官,对方现在给洋人当门卫,月薪80港币,副官塞给他10块钱:长官您先应急,张际鹏接过钱手抖得厉害。 实在没办法了张际鹏去了码头,香港码头的活儿不是人干的,扛100斤的麻袋,从船上搬到仓库来回几十趟,工头是个广东人,看他是外省人就故意刁难,让他扛最重的货。 有次张际鹏累得晕倒,工友们把他抬到阴凉处,一个山东老乡悄悄说:老哥,听您口音是湖南的,以前是不是当过官?张际鹏苦笑不语。 1950年7月,走投无路的张际鹏想起了黄埔同学袁守谦,袁守谦当时在台湾混得风生水起,刚升任国防部政务次长,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两人在黄埔时关系不错,北伐时还一起喝过酒,张际鹏咬咬牙提笔写信。 第一封信写得很委婉先问候袁守谦身体,再说说香港的近况,最后才提到想去台湾的事,信寄出一个月后,袁守谦回信来了,就两句话:兄之处境深表同情,惟目前时机未到,张际鹏看完信,呆坐了半天。 张际鹏不死心又写第二封,这次说得更直接:弟在港生活艰难,三餐不继,恳请兄长援手,这封信袁守谦没回,张际鹏继续写,第三封、第四封……每封信都诉说着生活的艰辛,他甚至把家里最后一点钱汇给袁守谦,当作活动经费。 其实袁守谦也不是不想帮忙,他确实向陈诚提过这事,但陈诚的答复很干脆:起义分子一律不准入台,袁守谦又找蒋经国说情,蒋经国查了保安局的档案,发现张际鹏不仅起义了,还跟桂系关系密切,更不可能放行了。 1950年底香港入冬,张际鹏一家搬到了深水埗的贫民区,房子是铁皮搭的下雨就漏水,小儿子得了肺炎没钱看病,张际鹏抱着孩子在医院门口哭,最后还是靠着大女儿的接济才勉强度日。 转机出现在1954年,台湾开始实施海外国人返台计划,放宽了一些限制,袁守谦抓住机会,把张际鹏的材料重新整理,强调他的抗日功绩淡化起义的事,加上张际鹏这几年不断寄钱表忠心,终于打动了上面,1954年10月,张际鹏接到了入台许可。 临行前张际鹏去了一趟码头,跟工友们道别,那个山东老乡拍拍他的肩膀:老哥,到了台湾好好过日子,张际鹏点点头眼眶有点湿润。 到台湾后张际鹏被安排在一个退役将领招待所,每月领50元新台币补助金,日子虽然清苦但总算不用再扛麻袋了,1970年张际鹏在台北去世。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主要信源:(广东省档案馆——张际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