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今天的中国军力碾压日本,所以我们安全了。大错特错!当年侵华日军虽然凶残,但他们的战略逻辑是线性的:占领土地、掠夺资源。这种贪婪反而给了我们用空间换时间的机会,只要拖住补给线,他们终究会把自己耗死。 现在不少人盯着解放军的航母、战机,觉得军力上压过日本就万事大吉,可没琢磨透,现在的日本早不是当年那支只懂靠刺刀和坦克推进的军队,高市早苗这伙人的玩法,比当年的日军阴狠多了。 当年日军再凶,目标也明明白白——占了东北占华北,抢了煤炭抢粮食,战线拉得越长,补给越跟不上,咱们靠持久战就能拖垮他们;可高市早苗在日本国会上把台海定义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这哪是简单的外交嘴炮,是在法理上给日本的军事行动松绑,等于按下了集体自卫权的“核按钮”,往后他们再想插手台海,就能拿着“保卫国家安全”的幌子当遮羞布,比当年日军的明火执仗更难对付。 他们敢这么嚣张,最大的底气就是美日同盟的“核保护伞”,美日安保条约早不是当年的纸面协议,现在美国不仅在日本部署了“宙斯盾”反导系统,还偷偷把战术核武器的部署权限放宽,甚至美日联合声明里明晃晃写着“台海局势与美日安全利益相关”,等于美国给日本递了把“核护身符”。 高市早苗心里清楚,有美国的核保护在,中国就算军力强,也得顾忌核冲突的风险,所以她才敢在国会喊得那么大声,反正出了事有美国顶着,这种有恃无恐的心态,比当年日军的盲目自信更危险。 更得警惕的是,日本早不是当年那个只靠武士道精神撑场面的国家,现在的他们是“民用科技裹着军工獠牙”,别以为三菱重工只造汽车,他们的军舰生产线每年能下水两艘驱逐舰,用的精密焊接技术跟汽车生产线同源;索尼的图像传感器不光装在相机里,还能改造成导弹的制导系统;就连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稍加改造就能用在军用车辆上,降低油耗、延长续航。 这些年日本的防卫预算年年涨,2024年都突破GDP的2%了,钱没少花,却没像当年那样大张旗鼓扩军,全把功夫下在“民转军”上,表面是经济强国,暗地里早把军工底子垫得厚实,这种藏着掖着的狠劲,比当年日军的穷兵黩武更难防备。 最毒的是,日本不跟中国拼正面军力,反倒在台海、南海到处挑事——联合美国搞“自由航行”,拉菲律宾在南海搞军演,还帮台湾搞“不对称战力”,卖些能打游击的导弹、无人机,就是想让中国把精力放在防御上,天天应对这些小动作,消耗人力、财力。 就像当年北约靠军备竞赛拖垮苏联,现在靠制裁拖俄罗斯,日本也想靠这种“低烈度骚扰”,让中国陷入长期的防御消耗,等中国精力分散了、经济承压了,他们再趁机在东亚扩张势力,这种慢刀子割肉的打法,比当年日军的闪电战更磨人。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日本右翼正在通过“法理修宪”给自己“松绑”,让挑衅变得“名正言顺”。 之前他们修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把中国定为“最大战略挑战”;去年又通过《防卫力整备计划》,允许自卫队装备“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的导弹;今年更是在讨论删去“无核三原则”里的“不引进”条款,一步步把二战后套在身上的军事枷锁拆了。 每一次修宪,都让日本的军事行动多一分“合法性”,下次再在台海搞事,他们就能说“这是符合宪法的防御行动”,把侵略性的举动包装成“正当防卫”,这种用法律当遮羞布的操作,比当年日军的赤裸裸侵略更具迷惑性。 可能有人会说,美国难道愿意被日本当枪使?其实美日之间早不是谁当枪谁当人的关系,是互相利用的买卖,美国想借日本在印太遏制中国,让日本当“前沿哨站”,所以才卖武器、给核保护,甚至默许日本修宪;日本则想借美国的势力给自己“松绑”,一边靠美国的保护壮胆,一边偷偷发展军力,等自己实力够了,再慢慢摆脱美国的控制。 就像去年美日联合军演,美国要日本出钱出场地,日本则趁机让自卫队跟美军练协同作战,两边各取所需,可这种互相利用的联盟最不靠谱,一旦局势失控,美国说不定会先把日本推出去挡枪,就像当年在越南、阿富汗那样,拍屁股走人,留下烂摊子让日本自己收拾。 说到底,现在的危险不是军力上的硬碰硬,是日本这套“法理松绑+科技藏军+拖垮消耗”的组合拳,比当年日军的线性侵略更隐蔽、更难缠,别再觉得军力强就万事大吉,高市早苗这伙人正在用更阴的招术围堵中国,要是掉以轻心,说不定就会栽在这些看似“合法”“隐蔽”的动作上。 你说,日本这套“藏着掖着”的打法,是不是比当年明刀明枪的侵略更让人警惕?评论区聊聊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