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考研可以等,但救人不能!”舟山这位00后学子做出暖心选择

潮新闻记者周杭琪共享联盟·舟山通讯员蒋来宾

“蒋老师,我捐献完了,捐献了造血干细胞317毫升,目前一切都好,捐献很顺利,明天下午应该就到学校了。”

这是浙江海洋大学船舶与海运学院大四学生余浩然,发给学院辅导员的一句话。但平常的一句“报平安”,却着实令人动容。

余浩然发给学院辅导员的话。受访者提供(下同)

11月26日上午,23岁的余浩然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317毫升,成为舟山今年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第6人,全市第28人。

余浩然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317毫升。

余浩然,浙江省丽水市人。2022年6月,他主动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今年11月初,他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在了解了捐献日期后,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踏上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爱心之旅。

“这是我第三次接到初配成功的电话了,这一次还通过了高配,终于可以去救人了。”余浩然表示,前几年自己先后接到过两个初配成功的电话,但后来没有了后续,这一次能真正去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心里激动。

捐献现场。

虽然距离2026年考研仅剩28天,但他毅然选择赴杭捐献。“考研可以等待,但救人不能等待!”出发前,他为自己打气。而在北京读大一的妹妹听闻此事,直夸“哥,你真牛”!

捐献前几日,为了保证自己有更好的身体状态进行捐献,余浩然每天晚上10点准时入睡,并天天喝牛奶吃鸡蛋补充蛋白质。出行时,他还带上了考研的相关书籍,用他的话说,救人要救,学习和考研也不能落下了。

在余浩然赴杭捐献前,舟山市红十字会及浙江海洋大学为他举行了欢送仪式,市第2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李博也赶来为他进行了欢送,送上了鼓励。

欢送现场。

据了解,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血液病患者等待移植,仅不到30%能找到匹配的造血干细胞,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表示,多一个人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行列,患者们就可以多一份生的希望。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有3884人登记成为造如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先后已有27人成功实现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