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珙县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挂靠经营合同纠纷案件中,邀请律师作为特邀调解员参与案件调解,最终案结事了。

被告范某与原告某运输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将其所有的车辆挂靠在原告名下经营。后在履约过程中,被告在未征得原告同意的情况下,将车辆转让给案外人且未办理过户手续。因车辆转让后被告未履行对车辆的审验和保险义务,致使车辆处于脱审、脱保状态,原告考虑到车辆脱离其监管后可能在运营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交通违法或其他债务纠纷的风险,遂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解除合同、办理车辆过户手续,以及承担违约责任。
案件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考虑到双方都未委托律师,为妥善处理纠纷,遂邀请珙县司法局公职律师陈代康一同参与调解。在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诉求和意见后,陈律师结合法律规定和相关案例与法官一同耐心向双方当事人释法说理,并提示车辆脱审、脱保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最终,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达成调解协议,均同意解除合同,并配合办理车辆过户手续,案件得以圆满处理。
律师作为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既可以充分发挥律师在法律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运用法律思维帮助当事人分析争议焦点及诉讼风险,增加当事人的信赖度;在调解过程中,律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又能缓解当事人的对抗情绪,促进双方理性协商,是多元解纷机制的探索创新。
今后,珙县人民法院将进一步优化多元解纷机制,积极从多角度探索、创新多元解纷方式和途径,充分发挥律师、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等解纷主体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纠纷解决路径,更快更好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社会治理效果。
(珙县人民法院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