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前主席炮轰郑丽文! 国民党前主席江启臣攻击郑丽文,自作主张,擅自发表对“九二共识”的态度! 郑丽文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明确提出"九二共识就是各自表述"的立场,并主张通过对话缓解军机绕台等两岸紧张局势。 她甚至对民进党籍的赖清德做出"非敌对化"评价,称若其接受九二共识,两岸关系仍有和解可能。 这一表态立即引发党内保守势力强烈反弹,江启臣在政论节目上痛批郑丽文"自作主张",认为其将"一国两区"斥为"投降主义"的言论,与党内传统立场相悖,更以"变色龙"之喻暗讽其立场反复。 这场内斗背后,是国民党内部"统一派"与"保守派"的路线之争,郑丽文代表的是"统一派"新势力,她公开宣称"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主张以"九二共识"为基础推进和平统一。 在桃园慈湖谒陵时,她强调国民党应扮演"国共和解"关键角色,让两岸远离战火,而江启臣等保守派则坚持"一中各表"的传统诠释,担忧明确表态会触动岛内"去中国化"教育下的民意敏感神经。 据台湾陆委会民调显示,2019-2024年间,超七成民众不接受"一中原则"内涵的九二共识,近九成反对"一国两制",这进一步加剧了党内路线的分歧。 更耐人寻味的是,郑丽文提出的"摆脱美国宰割"论,直指国民党"亲美"路线的痛点,她批评民进党每年向美让利上千亿美元,呼吁将资源转向民生领域。 这一主张虽获岛内舆论称赞"展现民族气节",却遭党内"维持现状"派强烈抵制。 国民党中央紧急发声,重申"亲美、友日、和陆"的三边路线不变,试图平息外界对路线动摇的猜测。 从历史维度审视,这场争端是国民党百年转型焦虑的缩影,从连战的"开放两岸"到马英九的"不独不统",再到今日郑丽文的"统一宣言",每次路线调整都伴随着党内新旧势力的拉锯。 张亚中在主席选举中力推"恢复国统纲领",与郑丽文形成"激进统一派"双璧;而游淑慧等中生代则强调"中华民国主体性",形成"各表派"防线。 这种结构性矛盾,恰如学者所言:"国民党卡在深蓝基本盘与中间选民之间,左右为难。" 这场内斗暴露出国民党三大深层危机。 其一,身份认同撕裂,年轻世代在"去中国化"教育中成长,对"中国人"身份认同持续弱化,而郑丽文们的"统一"主张反而成为选举负资产。 其二,路线话语权垄断,江启臣等"政坛老将"将个人权威凌驾于党纪之上,郑丽文不得不以"破格表态"突破信息茧房。 其三,战略自主性丧失,过度依赖美国军事保护伞,导致对美让利成为政治正确,如台积电迁美、军购加税等事件,实则侵蚀台湾经济根基。 真正的破局之道在于重构"中间路线":既非盲目亲美,亦非激进统一,而是以"阶段性互信工程"为桥梁。 例如在经贸合作中植入安全对话机制,通过城市交流与党际协商并行,逐步修复两岸互信。 同时,必须直面民意代际更迭,与其空喊"统一",不如聚焦青年关注的住房、低薪等民生议题,以具体政策赢回信任。 否则,国民党恐将沦为"历史名词",而非能够引领台海和平的主流力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