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展禁止日本相关人员入内,直接吊销许可证,引起外界高度关注。 11月26日,日本共同社声称,在2025中国珠海亚洲通用航空展前一天,被主办方吊销了媒体许可证,本次航展拒绝日本嘉宾出席,拒绝日本媒体采访,引起外界高度关注。 不少人觉得这操作够直接,其实背后藏着再清晰不过的逻辑——没有无缘无故的禁止,只有忍无可忍的反制。 这事往前倒腾半个月就清楚了,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公然叫嚣“台湾有事就是日本存亡危机事态”,这话可不是随口说说,本质上是在为武力介入台海铺路,直接踩穿了中日关系的政治红线。 国际交往讲究个礼尚往来,你都拿着喇叭在别人家门口挑衅了,还想揣着记者证进门看热闹、挖情报?天下没这等好事。 要知道,日本近年跟着美国在科技领域对中国围追堵截,一边加入“芯片四方联盟”限制23类半导体设备出口,一边又对中国的稀土等关键材料依赖度接近100%,这种又打又要的操作早就让人不齿。 更别说航展上的先进航空技术,本就属于国家核心机密,面对一个屡屡试图窥探技术、挑衅底线的邻居,关门谢客再正常不过。 有意思的是日本网友的反应,简直透着股魔幻现实主义。 有人喊着“中国乱了”,把自己的挑衅换来的反制,当成了日本“硬起来”的证明;还有人酸溜溜说中国航空业“要崩溃了”,却忘了C919大飞机翱翔蓝天、空间站稳定运行的事实。 他们似乎习惯了中国的克制,把这种克制当成软弱,一旦我们亮出底线,就变得手足无措,只能靠自我安慰找补。 其实这不是中国第一次在航展上亮态度,当年韩国黑鹰表演队就因为美国反对而无缘参展,本质上都是对挑衅者的明确回应。 中国航展从来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的游乐场,而是展示实力、筛选朋友的舞台。 我们欢迎真心合作的伙伴,却绝不纵容揣着坏心思的挑衅者,毕竟航展上的每一架飞机、每一项技术,都是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容不得别有用心的人觊觎。 所谓“打在中国,疼在日本”,这话一点不假。 日本在航空产业链上与中国深度绑定,这次被拒之门外,损失的不只是采访机会,更是技术交流、市场合作的可能。 而中国的反制,恰恰传递出一个信号:核心利益不容侵犯,挑衅行为必有代价。 尊重从来不是求来的,而是靠守住底线挣来的。日本要是真想来航展看看,不如先学会管住自己的嘴,停止在台海问题上玩火。 否则下次被拒之门外的,可能就不只是航展了。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