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在面向“十五五”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协同研究成果发布会上,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秘书长朱培隽强调,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金融体系需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充分发挥上海金融“龙头”牵引作用,为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朱培隽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已明确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为“十五五”时期发展奠定战略基调。回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历程,从2010年国务院首次批准长三角区域规划,到2018年上升为国家战略,再到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长三角已逐步成长为全国经济的“压舱石”与“增长极”。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达25.18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24.81%,域内41座城市形成梯度分明、协同互补的发展格局,上海龙头引领作用凸显,苏浙皖各地优势充分释放。产业结构层面,以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先进制造业占据核心主导地位,高新技术、智能化、绿色产业转型加速推进,为区域持续发展提供了充沛动能。
朱培隽强调,金融体系必须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主动扛起服务区域协同发展的使命担当。作为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上海金融业联合会聚焦发挥上海金融“龙头”牵引作用,推出三大核心举措深化区域金融协同:
一是打造“科创金融工作室”,构建科技与资本精准对接的桥梁。自2023年起,联合会连续举办陆家嘴论坛科创金融工作室专场活动,聚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搭建起“政策—产业—金融”高层对话平台。通过“线上短视频推送+线下产融对接”的创新模式,构建全生命周期科创金融服务生态,将适配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精准输送至产业末梢,助力科技企业从初创到成熟的全链条成长。
二是推动“金洽会”数字化、下沉式转型,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联合会持续深化“金洽会”数字化建设,创新开展园区行系列产融对接活动,依托普惠金融顾问制度,推动金融机构主动走进园区、贴近企业,大幅提升了供需对接的效率与覆盖面。同时,积极邀请长三角相关金融联合会参与金洽会展示交流,促进区域间社会组织在服务实体经济领域的经验互鉴与资源共享。
三是共建跨区域协同机制,辐射推广上海金融创新实践。2020年,联合会牵头与浙江、江苏、安徽三省金融社团组织签订长三角金融业发展联盟合作备忘录,常态化开展交流走访活动。组织上海券商、融资租赁、保险公司、外资机构等会员单位走进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当地空天一体、未来能源、信息技术等重点科技项目提供定制化的上海方案与实践经验。此外,还与深圳、北京、广西、新疆、山东等国家重点战略区域的联合会保持紧密合作,推动上海科技金融创新成果向全国推广。
朱培隽表示,本次发布的系列研究成果,是联合会联动政、产、学、研、媒各方力量的智慧结晶,兼具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下一步,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将继续发挥平台枢纽作用,持续凝聚各类金融机构、行业组织和高校智库的合力,在深化区域金融协同、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的同时,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金融动能,以实际行动助力“十五五”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