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苏军宁可战死7.8万人也要攻占柏林,因为只有打下柏林,哪怕苏联亡国了,二战主力依

苏军宁可战死7.8万人也要攻占柏林,因为只有打下柏林,哪怕苏联亡国了,二战主力依旧是苏军,如果不攻克柏林,那么苏德战争中苏军战死的那916.48万士兵就白死了。 1945年4月30日,国会大厦的圆顶上,硝烟在残阳中扭曲成灰黑色的丝带,叶戈罗夫的手掌被旗杆磨出血泡,坎塔里亚用刺刀挑开旗角,让红旗的褶皱在风中缓缓舒展。 为何这座城市值得如此代价?当美英盟军的坦克停在易北河对岸时,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的地图前划下红线:柏林,必须是苏联的战利品。 1945年春天的柏林郊外,冻土上还留着冬雪的痕迹,苏军三个方面军的250万士兵正检查步枪的保险栓。他们身后,是从莫斯科到斯大林格勒的焦土,是916.48万永远倒在冲锋路上的战友。 朱可夫把探照灯的电缆接到发电车时,或许想到了列宁格勒的围困——那时德军的探照灯曾是绝望的象征,如今却要成为胜利的火炬。 4月16日凌晨3点,信号弹拖着红光升空。143部探照灯同时亮起,光束如利剑刺破晨雾,将德军阵地照得亮如白昼;4万门火炮随即轰鸣,123万发炮弹在半小时内砸向敌方工事,泥土与钢铁的碎屑混着惨叫飞向空中。 纳粹的防线从奥德河延伸到柏林市区,近百万守军在三道工事后死守。党卫军士兵嚼着兴奋剂药片,老年民兵抱着炸药包,十六岁的少年兵把步枪顶在肩上——他们知道,这是第三帝国的最后一口气。 泽洛高地的陡坡成了第一道血障。苏军的坦克在反坦克壕前熄火,步兵踩着战友的尸体往上冲,有的连队冲锋三次就只剩十几人。斯大林的电报措辞冰冷:17日晚,拿不下高地,指挥官提头来见。 城区巷战比任何时候都残酷。每条街道都被炸毁的电车和坦克堵死,每栋建筑的窗口都架着机枪。士兵们用手榴弹炸开房门,用刺刀在废墟中逐屋争夺,一个排清理一间百货公司,就要付出一半伤亡。 但没人后退。列兵伊万诺夫的衣兜里,还揣着斯大林格勒战役时班长的遗言:“活着看到红旗插在柏林,就告诉列宁格勒的我妈,我没当逃兵。”这样的遗言,几乎每个士兵都有一份。 5月2日,柏林守军的白旗从帝国总理府升起时,战场静得能听见伤员的呻吟。30万苏军伤亡数字中,7.8万具遗体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但比起916万亡魂,这是必须支付的“门票”。 5月8日,德军将领在苏军指挥部签下投降书。钢笔尖的颤抖,映出窗外飘扬的红旗。世界终于看清:是谁捣碎了纳粹的心脏。 战后的东欧版图上,苏联的影响力如潮水般蔓延。联合国五常的席位被牢牢攥在手中,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虽然拉开冷战序幕,但没人能否认——柏林国会大厦上的红旗,早已为苏联刻下二战主力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