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问建筑师朋友:香港为啥还在用竹脚手架? 他的回答,比我想的“有故事”—— 不是单纯图便宜,是香港周边竹子本来就多,买一吨竹材比钢省一半钱;再加上本地人认这个“老手艺”,觉得是祖辈传下来的“活化石”;还有现在讲低碳,竹子能自然降解,比钢更贴“环保”的边。 但“老手艺”的风险,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竹子再刷防火涂层,风吹日晒大半年就掉得七七八八了,真遇火跟干柴没区别,连个火势隔断都做不了。换成钢脚手架,至少能扛会儿,不让火窜得那么快。 昨天看那边新闻,火势大得无人机都没法靠近,上方气流乱得像“小 tornado”,隔着屏幕都揪得慌。 其实不是要否定传承,只是“老法子”得适配“新安全”—— 毕竟再好的习惯,也得给安全让道啊。 你们觉得,传承和安全之间,该怎么找平衡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