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回自己的国家!11月25日,上海地铁2号线的车厢里,一场让人不适的场景突然上演——几名印度乘客竟然在拥挤的车厢内,当众铺开餐盒吃起了手抓咖喱饭!金黄的咖喱酱裹着米饭,他们直接用手抓取送入口中,动作随意,而浓郁刺鼻的咖喱气味混合着食物的油腻感,瞬间在密闭的车厢里弥漫开来,穿透力极强。周围的乘客猝不及防,纷纷下意识地捂住口鼻,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嫌弃,靠近他们的几位乘客更是忍无可忍,拎着包快步走向其他车厢,只为避开这难闻的气味。 当时车厢里不算空旷,不少人是下班通勤或外出办事,本就疲惫的行程被突如其来的“异味袭击”打乱。有乘客忍不住上前轻声提醒:“地铁里不能吃东西吧,味道太大了,影响别人。”可这几名印度乘客似乎没有听懂,或是刻意无视,依旧自顾自地吃着,甚至有人还笑着交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困扰。有乘客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幕,视频里清晰可见餐盒里的咖喱饭,以及周围乘客躲闪的身影,配文“地铁不是餐厅,公共场合能不能讲点礼仪”,一经发布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 网友们的看法几乎一边倒,纷纷吐槽这种行为的不妥:“咖喱味本来就重,在密闭的地铁里吃,简直是‘生化攻击’,太不考虑别人了!”“公共交通是大家的空间,不管是哪国人,都该遵守基本的公共礼仪,不能只顾自己舒服。”也有网友理性表示:“不该说‘滚回自己的国家’这种地域歧视的话,但公共场合吃东西确实不对,尤其是气味强烈的食物,严重影响他人体验。”还有人分享类似经历:“之前在地铁里遇到有人吃韭菜盒子、榴莲,也是一言难尽,公共空间的文明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随后,有记者联系到上海地铁站相关工作人员,对方回应称:“地铁车厢内确实禁止食用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也不允许在车厢内进行影响公共环境的行为。由于部分线路车厢内没有专职巡检人员,无法实时发现并制止这类行为,建议乘客遇到类似情况时,及时通过地铁客服热线或车厢内的应急通话装置反馈,工作人员会尽快协调处理。”这番回应让不少网友觉得有些无奈:“没有巡检就只能靠乘客反馈,等处理完,气味都散不去了,还是得加强监管才行。” 其实,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空间,是城市文明的缩影,遵守公共礼仪是每个使用者的基本责任,不分国籍、不分身份。无论是辛辣刺鼻的咖喱、韭菜,还是气味浓烈的榴莲、臭豆腐,在密闭的公共环境中食用,都会给他人带来不适,这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更是对他人权益的尊重。我国早已明确规定,地铁内禁止食用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这一规则适用于每一位乘客,无论来自哪个国家,都应遵守当地的公共秩序和文明规范。 这几名印度乘客的行为,或许是对中国的公共礼仪不够了解,但更核心的是缺乏对公共空间的敬畏之心。而“滚回自己的国家”这类言论,虽然出自气愤,却带有地域歧视的色彩,并不合适——文明的约束从来不是针对特定群体,而是对所有进入公共空间的人的共同要求。真正该谴责的,是这种无视他人感受、破坏公共环境的行为本身,而非当事人的国籍。 希望这次事件能给所有公共交通的使用者提个醒:公共空间不是私人领地,你的舒适不能建立在他人的不适之上。无论是吃东西、大声喧哗还是其他行为,都应守住文明的底线,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公共交通的巡检力度,完善应对机制,让公共空间的文明秩序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你在公共交通上遇到过类似的不文明行为吗?该如何平衡个人需求和公共礼仪?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