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38年,一个老乡给雷神庙的八路军送饭,半路撞见一些奇怪的身影,他扔了饭担,对

1938年,一个老乡给雷神庙的八路军送饭,半路撞见一些奇怪的身影,他扔了饭担,对着八路军大喊:“鬼子来了!” 那年 2 月 13 日午后,牟平城南。 王老汉挑着两只粗瓷碗,快步赶路。碗里是玉米饼子,还带着温度。三天前,八路军奇袭牟平城的消息传开。他听说队伍驻在城南雷神庙,连夜磨面烙饼,天不亮就动身。 离庙宇不足百米的土坡后,几个黄衣身影突然出现。他们戴钢盔,腰间佩刺刀,说着陌生语言。王老汉心里一紧,猛地扔下扁担。玉米饼子滚落,他顾不上捡,直奔雷神庙。 “小鬼子来了!” 喊声刚落,身后响起枪声。王老汉踉跄倒地,鲜血染红了身下枯草。 这声警报传到雷神庙内。20 多位八路军干部,正围着桌子争论。没人料到,血战已逼近。 事情要从半个月前说起。1938 年 2 月 3 日,日本海军陆战队登陆烟台,国民党守军不战而逃,烟台当日失守。两天后,30 公里外的牟平城也被占领。日军扶持汉奸宋健武建伪政权,留近两百名伪军驻守,主力继续西进。 胶东大地人心惶惶,直到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出现。这支部队由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组建,源自文登天福山起义,骨干是 “一一・四” 暴动幸存的红军游击队员。 得知牟平伪军立足未稳,理琪当即决定奇袭。2 月 12 日夜,理琪与政治部主任林一山,率领 80 多名战士从崔家口村出发,奔袭 50 公里直扑牟平。 次日拂晓,进攻开始。便衣队员先控制城门,主力随后冲入城内。喊杀声四起,伪军无心抵抗,很快溃散。战斗速战速决,缴获步枪百余支、子弹上万发,生擒伪县长宋健武等百余人。 理琪清楚,牟平离烟台过近,日军必然反扑。他下令部队撤出县城,转移到城南一公里的雷神庙休整。这座四合院庙宇,成为临时指挥中枢。 上午 10 时,理琪召集 20 多位营以上干部开会。会上三种意见争执:有人主张坚守牟平建抗日政府,有人建议转移深山建根据地,有人提出撤到东南山开展游击。 争论至中午,多数人认同第三种方案。理琪命令大部队带俘虏先行转移,自己与核心干部留在庙内敲定后续细节。他还在半公里外布置了警戒哨,防备意外。 但警戒的战士多是刚入伍的农民,缺乏战场经验。看到大部队转移,他们误以为任务结束,擅自跟了上去。 此时,烟台的日军已通过三次空中侦察锁定雷神庙。第一次发现庙周有异常,第二次看到大部队转移的密集人影,第三次侦察后,百余名装备精良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乘汽车驰援,围歼计划启动。 庙内干部听到枪声,立刻警觉。理琪猛地站起:“全部散开!一人把住一个门口、一个窗口,构成交叉火力,绝不让鬼子进来!” 20 多人迅速分散到正殿、东西厢房和南侧殿,握紧刚缴获的武器。几乎同时,日军的歪把子机枪对准庙门,子弹密集打在门板上,木屑飞溅。 冲进院子的日军没料到会遇抵抗,刚踏门槛就被厢房射出的子弹击倒一片。第一次进攻很快被打退。 激战从午后持续到黄昏。日军凭借人数和装备优势多次冲锋,始终无法突破防线。东厢外窗那块 0.8 平方米的铁皮雨搭板,被打出 138 个弹孔。庙内石碑、石础,也布满弹痕。 特务队长杜梓林死守西厢,接连击毙三名日军,自己中弹牺牲。政治部主任林一山手持一把 “哑巴” 手枪,在离敌人三四米处周旋,最终转移到安全区域继续指挥。 日军强攻无效,开始投掷燃烧瓶、发射炮弹。大火快速蔓延,浓烟让战士们呼吸困难。 战斗最胶着时,理琪在指挥转移阵地时,腹部被流弹击中。鲜血浸透军装,战士们急忙将他抬到后花园隐蔽。他忍着剧痛,断断续续叮嘱:“守住阵地,掩护同志们突围……” 话音未落,这位 30 岁的司令员壮烈牺牲。理琪的牺牲激发了战士们的斗志,政委宋澄、一中队指导员张玉华等人虽身负重伤,仍坚守岗位,无人退缩。 夜幕降临,日军进攻势头减弱。经过六七个小时激战,他们伤亡 50 余人,仍未攻克雷神庙。庙内残余战士弹尽粮绝,正准备与阵地共存亡时,远处传来密集枪声 —— 八路军支援部队赶到了。 夜色中,日军无法判断援军兵力,担心被包围,不敢恋战,带着伤员仓皇向烟台撤退。战士们趁机冲出火海,成功突围。此时,雷神庙已全部起火。 这场雷神庙战斗,八路军 20 余人抗击百余名日军八个多小时,最终惨胜。 它打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胶东武装抗日的第一枪,让胶东抗战迎来新局面。 如今,那块布满弹孔的铁皮雨搭板,珍藏在牟平区博物馆,成为那段历史的直接见证。

评论列表

左派
左派 4
2025-11-27 17:13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