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红军城战况更新:俄军继续强攻,双方开展激烈巷战 11月6日,俄军持续强化兵力部

红军城战况更新:俄军继续强攻,双方开展激烈巷战 11月6日,俄军持续强化兵力部署发起强攻,乌军则在兵力劣势下顽强阻击,俄乌两军开展逐屋争夺的激烈巷战,战场态势呈现犬牙交错的胶着格局。 俄军近期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的兵力集结与攻势强度显著提升,形成了多维度、立体化的进攻布局。兵力部署方面,俄军指挥部不仅完成了过去四个月内的三次部队轮换,还投入了包括未公开番号的特种部队(Spetsnaz)、海军步兵部队在内的精锐力量,同时调动多支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所属部队参战,作战序列涵盖南部军区、中央军区等多个战略方向。其中,第80“斯巴达”独立侦察营(第51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无人机操作员专注打击波克罗夫斯克以东巴拉汉附近的乌军无人机控制中心;第57特种作战连(第8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则在米尔诺赫拉德周边实施精准打击;第35、74摩托化步兵旅(第41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及1441、1435摩托化步兵团(第2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在赫里申内附近展开行动;第30摩托化步兵旅、第589摩托化步兵团(第27摩托化步兵师)及素有“索马里营”之称的第60独立摩托化步兵营(第9摩托化步兵旅)则深入波克罗夫斯克中部和东部核心战区,第506摩托化步兵团(第27摩托化步兵师)持续保持作战压力,俄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GRU)第3特种作战旅的无人机部队亦全程参与对乌军装备的打击行动。 战术上,俄军采取“先渗透、再巩固”的战术,区别于此前在多布罗皮利亚突出部因未及时增援导致战果流失的教训,此次在渗透后快速巩固阵地并向纵深推进。地理定位信息显示,10月28日俄军就已经推进至波克罗夫斯克以东、米尔诺赫拉德以东的巴拉汉东南地区;俄罗斯军事博主披露,俄军已触及波克罗夫斯克东北部及T-0515波克罗夫斯克—多布罗皮利亚公路沿线,在新帕夫利夫卡(波克罗夫斯克以南)以北取得进展,并占领了乌达赫内(波克罗夫斯克西南)以北波克罗夫斯卡煤矿综合体的部分区域。 进攻频次的激增更凸显俄军攻势决心:乌军第7快速反应军数据显示,2025年9月俄军平均每日发动13次袭击,而11月5日单日进攻次数已飙升至30次;乌军总参谋部统计,过去的一天,全前线276次战斗交火中有100次集中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攻击范围覆盖全域,11月5日至6日,俄军同时向波克罗夫斯克城区及周边多地点发动攻势,包括北部的罗丁斯凯、苏赫茨凯、扎特什奥克,东北部的克拉斯尼利曼、费多里夫卡,东部的米尔诺赫拉德、米罗柳比夫卡,东南部的雷西夫卡,南部的新帕夫利夫卡,以及西南部的兹维罗韦、科特雷内、乌达奇内、莫洛杰茨凯等关键点位,形成了对核心城区的合围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俄军战术灵活多变,除传统地面进攻外,还利用恶劣天气条件,以摩托车、越野车等轻型机动装备搭载部队潜入城镇,同时加快补给物资运送,试图向波克罗夫斯克北部及乌军后方迫击炮班组、无人机操作员阵地渗透。机械化进攻虽不频繁,但仍保持威慑,11月5日黎明时分,俄军在米尔诺赫拉德附近发动至少排级规模的机械化进攻,这是继10月13日、22日后该方向的又一次机械化突击,尽管被乌军摧毁三辆车辆,但仍显示出俄军多样化的进攻手段。 面对俄军的多路强攻与兵力优势,驻守波克罗夫斯克的乌军部队展开顽强抵抗。在11月5日的机械化攻防战中,乌军成功摧毁俄军三辆进攻车辆,有效遏制了俄军的机械化推进企图。针对俄军的渗透战术,乌军无人机营指挥官透露,俄军已实际渗透至波克罗夫斯克全境,导致两军阵地犬牙交错,形成逐屋对峙的巷战格局,乌军士兵躲藏在掩体和被炸毁的建筑物中坚守阵地。 尽管处于兵力劣势,乌军仍组织了局部反攻行动。俄罗斯军事博主证实,乌军从波克罗夫斯克以西的赫里申内,以及东北部的扎特什奥克、博伊基夫卡附近发起反击,试图打破俄军的合围态势。乌军高层表示,防守部队每天能给俄军造成一定规模的人员伤亡,通过精准打击尽可能削弱俄军战斗力,但部分乌军单位缺员严重,兵力仅为满编状态的20%,防御压力持续增大。 目前,波克罗夫斯克战役已成为俄乌双方消耗对方军事资源的关键战场。俄军凭借8:1的兵力优势和十倍于乌军的无人机数量,以“封锁即毁灭”的围困模式持续施压;乌军则依托巷战地形与顽强意志坚守,同时寄望于通过有效防御给俄军造成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