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战况更新:俄军继续增兵誓夺红军城,乌军顶着轰炸顽强反击有成效 11月22日,俄方披露红军城75%以上市区已被俄军控制,乌军陷入包围且处境持续恶化;而乌方则坚守关键防线并发起局部反击,战线呈现犬牙交错的胶着态势。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军近期持续向红军城方向增兵,不仅投入精锐作战力量,更以无人机与精确制导武器构建立体打击体系。俄军方已将第76空降师(VDV)等王牌部队调往该方向,这支部队曾多次被用于应对战场关键局势,此次部署显然是为打破进攻僵局、巩固既得阵地。在作战编成上,俄军投入了包括第51集团军所属“索马里营”(第60独立摩托化步兵营)、第506摩托化步兵团等多支主力单位,在红军城及周边多区域展开协同进攻。 空中打击与无人机作战成为俄军核心战术。俄“鲁比孔”无人技术中心作为战场遮断行动的主力,凭借充足的无人机储备和训练有素的操作员,持续以制导滑翔炸弹猛烈轰炸红军城,并重点打击乌军地面交通线(GLOCs)。此外,俄军还加大了光纤长航程无人机的使用频率,专门针对乌军无人机操作员实施精准猎杀,同时部署“服务员”无人机在乌军补给线路上进行袭扰。受天气条件影响,俄军地面部队还采用摩托车、自行车、越野车及徒步等灵活方式保障后勤运输,持续向乌军防线施压。 11月20日至21日,俄军在红军城全域发起多点攻势,攻击范围覆盖市区及周边格里希内、罗丁斯克、米尔诺格勒、多布罗皮利亚等关键城镇,其中在切尔沃尼利曼、新经济区、利西夫卡等方向的进攻尤为激烈,试图进一步压缩乌军防御空间。 面对俄军优势兵力与猛烈攻势,乌克兰军队并未退缩,以第7空中突击快速反应军团为核心的防御力量,在红军城及周边展开顽强抵抗。乌方战报显示,乌军仍牢牢控制红军城北部部分防线及顿涅茨克铁路线以南阵地,并在米尔诺赫拉德北郊持续清剿俄军渗透力量。值得注意的是,乌军近期在局部区域取得战术进展,11月20日至21日的地理定位画面证实,乌军沿T-0515红军城-多布罗皮利亚公路向罗丁斯克以南推进,并在米尔诺赫拉德东北方向扩大控制范围。 在战线布局上,乌军在红军城城区、米尔诺格勒以东的科扎茨克与普罗明之间,以及鲁辛亚尔与周边铁路线之间均保持有效存在,形成相互支撑的防御体系。针对俄军步兵密集进攻的战术特点,乌军加强了近战防御部署,双方交火频次显著上升。11月21日,乌军成功挫败一支俄军小股步兵对赫里希内的渗透企图,展现了顽强的阵地坚守能力。此外,乌军还在米尔诺赫拉德、赫里希内等方向主动发起反击,试图牵制俄军进攻节奏。 在技术对抗层面,乌军无人机部队与俄军“鲁比孔”中心展开激烈博弈,尽管面临操作员遭针对性打击的风险,仍持续开展反制行动。乌方表示,俄军“鲁比孔”中心的作战模式已对乌军无人机优势形成显著压制,成为当前防御面临的主要挑战。 编者观点:红军城作为顿巴斯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与交通枢纽,其控制权直接影响乌东整体战局走向。这座城市不仅是乌军“乌东四要塞”防线的侧后方支撑点,更是多条公路铁路交汇的后勤命脉,俄军若完全控制此地,将具备迂回包抄乌军顿巴斯防线的战略主动权。目前,尽管俄军已控制75%以上市区,但红军城核心区域仍处于双方争夺中,战线呈现高度流动性与交织状态,“没有明确前线划分”的残酷巷战成为当前战场的真实写照。 (本文部分参考战争研究所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