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2025年11月26日,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那束熟悉又神圣的光再度亮起。阳光经抛物面镜汇聚成一点,稳稳点燃了2026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的第一簇圣火。扮演女祭司的演员神情庄严地举起火炬,第一棒火炬手——希腊赛艇运动员彼得罗斯接过火种,向着远方跑去;紧接着,火种交到了第二棒、意大利越野滑雪的传奇斯特法尼亚·贝尔蒙多手中——那一刻,仿佛古希腊的山坡与阿尔卑斯山的雪道,在时光里轻轻重叠。 接下来的63天里,这簇小小的火焰将踏上一场名副其实的“最伟大之旅”。先在希腊奔跑9天,掠过橄榄树梢,穿过古剧场的残垣;12月5日,它将飞抵罗马,随后从西西里启程一路向北,途经300多座城市,翻越亚平宁山脉,最终在2026年2月6日夜晚,抵达米兰圣西罗体育场,点亮冬奥会的主火炬台。 这一路上它会走过庞贝的废墟,映照着威尼斯的水道,掠过罗马的喷泉;也会走进那不勒斯斯坎皮亚的重生社区,探访2016年地震后重建的阿马特里切。它的出行方式更是多样,坐船渡海、踏雪滑行、乘热气球升空,说不定还会被雪橇犬驮着跑上一段。而扛起这簇火的10001位火炬手,既有奥运冠军这样的传奇,也有第一次踩滑雪板的小学生;有年过百岁的老者,也有刚学会走路的孩童。 最让人暖心的,是这次的火炬“Essenziale”(极简)藏着的巧思——它用废弃食用油提炼的生物燃料驱动,燃烧时几乎实现零碳排放;火炬本身能重复填充10次,用完后还可回收再利用。意大利用这场接力悄悄告诉世界:冬天未必只有寒冷,奥运也能与环保温柔相拥。 两个多月后,当圣火终于在圣西罗的夜空绽放光芒,整个意大利想必都会沸腾。米兰的时尚、科尔蒂纳的雪道、罗马的古迹、多洛米蒂的日落,都会被这簇火串成一条闪闪发光的线。就像一百多年前柏林奥运首次点燃现代圣火时那样,我们又一次被这小小的火苗提醒:再冷的冬天,总有光可寻;再远的距离,都能被热情联结。 从奥林匹亚到米兰,圣火已然上路。让我们一起,等它“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