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谷歌Gemini3.0、阿里千问、灵光等AI大模型应用爆发的带动下,全球投资者正在重拾对AI的信心。作为AI基础设施最重要的物料之一,存储芯片再度受到投资者青睐。业内普遍认为,存储芯片的涨价空间依然很大,且至少将持续至明年年中,后续DDR5的价格涨幅将更为可观;在国际存储大厂不断调高产品价格的态势下,国内存储厂商正在跟进涨价。
据悉,随着AI对高性能存储的需求猛增,三星等存储芯片产能转向例如高带宽内存(HBM)等先进内存产品,导致手机、计算机和服务器中广泛使用的普通存储供应趋紧,并引发部分客户恐慌性采购,不断推高价格。
三星电子于10月份带头暂停DDR5DRAM合约报价,SK海力士和美光等其他存储原厂跟进,引发市场动荡。10月,DDR516Gb单月涨幅超过102%,DDR416Gb的涨幅也超过92%。从需求看,一方面,由于DDR4短缺,PC厂商等将加速导入DDR5,增加了需求;另一方面,AI算力需求持续释放,其对HBM、DDR5的需求持续提升。
2025年全球DDR5内存产能缺口约为15%,需求却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宏碁董事长暨首席执行官陈俊圣近日表示:“就看中国DDR5产能什么时候能大量开出来——只要这波产能跟上,缺货的问题就能解决,价格也会慢慢稳下来。”
记忆体模组龙头企业威刚董事长陈立白表示,目前DDR4、DDR5都供不应求,预计第四季度起,DDR5报价涨幅会超过DDR4。业内预计,DDR5明年的价格涨幅还将更为可观。据机构推算,2026年上半年DDR516Gb报价或高达30美元。
集邦咨询10月底发布报告称,尽管第四季DRAM合约价尚未完整开出,供应商先前收到云服务商加单需求后,调升报价的意愿明显提高。据此,调整第四季一般型DRAM(ConventionalDRAM)价格预估,涨幅从先前的8%-13%,上修至18%-23%,并且很有可能再度上修。
由于需求持续旺盛,三星电子、闪迪等头部厂商已经率先掀起新一轮涨价。三星电子在11月提高了部分内存芯片的价格,较9月上涨最多达60%。闪迪也在11月大幅调涨了NAND合约价格,涨幅高达50%。
国金证券表示,每轮存储大周期(08年、16年等)的开启都是由新兴技术推动产品升级和创新,进而催生新产品的总量、渗透率和存储器价值量的提升,推动存储器市场规模上升一个台阶,随着AI驱动需求提升,当下正处在新一轮存储大周期的起点。建议持续重点关注存储器库存、价格数据以及AI算力提升对存储芯片的需求拉动。
相关概念股:
中芯国际(00981):财报显示,中芯国际第三季度销售收入为23.82亿美元,同比增长9.7%;毛利率为22%,环比上升1.6%。产能利用率上升至95.8%,环比增长3.3%。产品平台方面,超低功耗28纳米逻辑工艺进入量产阶段,为客户提供了更低功耗、更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图像传感器CIS和信号处理ISP工艺持续技术迭代,提升感光能力、画面质量、高信噪比,同时开发覆盖更多波段的光学工艺平台;嵌入式存储平台从消费市场向车规、工业MCU(微控制器)领域拓展;特色存储Nor、NAND(均为非易失性存储),提供更高密度、更小尺寸、更低功耗的高可靠性存储平台。
华虹半导体(01347):财报显示,华虹半导体第三季度营收达6.352亿美元,同比增长20.7%;毛利率为13.5%,同比上升1.3%,环比提升2.6%。得益于闪存、逻辑及模拟产品的需求增加,华虹半导体65nm及以下制程的收入同比增长47.7%,在总销售收入当中的占比为27.1%。
上海复旦(01385):作为国内芯片设计企业中产品线较广的企业,公司的业务囊括了安全与识别芯片、非挥发存储器、智能电表芯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四大类产品线。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华岭股份为客户提供芯片测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