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聚焦“作示范”

金山网讯11月26日,镇江“聚焦‘四个着力点’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专题发布会举行。此次会议是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最后一场,围绕“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充分展示镇江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举措和成效,展现了镇江力量的责任和担当。会上,市人社局介绍镇江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关情况,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扬中市、润州区有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

城乡收入差距稳步缩小有效提升共同富裕水平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1连增”、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16连增”;及时调整失业金发放标准,失业保险金上下限分别调整至2490元/月、1389元/月,分别较“十三五”末增长了23.3%、17.2%;实现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参保登记、代缴保费、享受待遇“三个100%”……“十四五”期间,镇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4.62万元稳步增长到2024年的5.86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2:1收窄至1.79:1,城乡收入差距稳步缩小。发布会上,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艾晓晖发布的一组组数据,呈现出人社部门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画卷上留下的深刻笔触。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十四五”期间,镇江创新开发产业人才招引地图,开展青年人才全链条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人才服务“一件事”改革,落实人才安居生活、优选培养等惠才政策以及“镇青驿站”等服务措施;累计创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9家、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8家;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39.4万人……在一系列人才政策的支持下,镇江在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提升至第37位,全国“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排名提升至第32位,创历史新高。

同时,镇江深入开展人社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人力社保公共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项目以216项标准构建全景式政务服务体系,高分通过国家验收,形成“镇江标准”;高效部署“打包办”和“一件事”改革,深化“社银合作”,打造“社保金融超市”,在“周六不打烊”的基础上,推出“中午不间断”服务,构建“15分钟人社便民服务圈”。此外,在全国率先出台《镇江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质量评价办法》,规范仲裁程序、提高办案质量,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结案率达99.93%,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达97.27%。创新打造“护薪360”服务品牌,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安薪行动”,“十四五”期间,共为3.74万名劳动者追回欠薪2.81亿元。

实施人才“镇兴”行动拓宽共同富裕“主渠道”

聚焦“876”创新引领工程和“四群八链”重点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人才“镇兴”行动,积极推进大学生“聚镇”和青年人才“归雁”计划,累计征集1万余家(次)企事业单位、10万余个(次)高校毕业生人才需求,累计培养引进大专及以上人才18.97万人,发放各类人才补贴3.27亿元……“十四五”期间,镇江聚焦促进共同富裕这一时代课题,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持续优化近悦远来人才发展生态。

稳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是维护社会稳定、畅通经济循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十四五”期间,全市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2.4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6.86万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近三年释放减税降费、稳岗返还等政策红利近20亿元,累计投放“苏岗贷”65.49亿元,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5.82万人次,发放培训补贴2.05亿元。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55亿元,成功扶持创业7.1万人,创业带动就业26.78万人。

扩大就业规模、帮扶重点群体就业等是夯实民生根基的关键抓手。扬中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啸介绍,近年来,扬中扎实推进各项就业政策落地见效,开展三大行动,成效明显——新增城镇就业2.63万人次,推动1.73亿元就业稳岗补贴资金直达惠企;发放购房、生活等补贴2000余万元,累计引育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1.8万余人;累计帮助660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1.5万人次失业人员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升级打造零工市场,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9998万元、惠及7400余人,新增公益性岗位安置435个……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和重要支撑。润州作为主城区,近年来全力以赴答好这道民生“必答题”。润州区政府副区长刘向华介绍,“十四五”以来,润州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约2.5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约1.2万人;累计发放社保补贴7230.3万元、大学生就业补贴4500万元;扶持自主创业9442人,带动就业3.66万人。

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

截至去年底,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49元,较2020年底增长了33.3%,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底的1.92:1下降至1.79:1;全市562个行政村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212.3万元,较2020年底增长了36.2%……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卢更生介绍,“十四五”以来,镇江以实施富民强村帮促行动为抓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经济相对薄弱村内生发展动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19元,同比增长5.1%。

“社会救助是社会兜底保障体系中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市民政局副局长曾云介绍,“十四五”以来,镇江积极发挥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的职能作用,扎实筑牢民生兜底保障根基,累计认定并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86万人次、特困人员2.86万人次、低保边缘及刚性支出困难家庭4604人次,实施临时救助2.3万人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目前,全市低保标准提高至926元/人/月,较2020年增长17.22%;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按不低于低保标准的1.3倍同步上调,照料护理标准根据其生活自理能力分档确定,分别不低于镇江上年最低工资标准的30%、15%和5%。通过保障标准的稳步提升,让困难群众切实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共同富裕的“获得感”真正传递到每一户困难家庭。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保障全民健康、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民生工程。自2009年国家启动该项目以来,镇江始终以“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为指引,推动服务从“均等化”向“优质化”跨越,让不同群体都能公平享有基础健康保障。“目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全部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标准,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坚实服务网底。”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殷猛介绍,“十四五”期间,镇江基本公卫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已提高至108元,是2009年的7.2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则从2009年的9类22项拓展至当前的14类55项,服务范围全面覆盖城乡居民主要健康需求;全市共开设215个全-专科联合门诊,组建638支家庭医生团队,推进云影像、云临床检验平台应用,实现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让群众就医更高效。

同时,针对不同群体的健康需求,镇江构建起全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0至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连续两年超98%,适龄儿童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超过95%;持续为35至64岁农村妇女和城镇未就业妇女开展“两癌”免费筛查;为4122名适龄女生提供HPV疫苗免费接种服务;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可享免费健康体检,全市65岁以上老人社区规范管理服务率达63.79%,截至今年10月底,该项目惠及37.1万名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均超70%,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将管理病种拓展至慢阻肺、冠心病等。(记者杨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