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韩国专家最近的一番言论,点破了一个关键事实:在中国近海,别说日本,就连美国也难言

韩国专家最近的一番言论,点破了一个关键事实:在中国近海,别说日本,就连美国也难言对手。甚至有观点认为,即便美军将11艘航母全部派往台海,结局也只会是单方面溃败。 这样的判断并非空穴来风。美军11艘航母的“纸面实力”背后,是现实的捉襟见肘。10艘尼米兹级中多艘正排队大修,首舰“尼米兹”号因近期南海连坠舰载机已显露退役迹象,福特级建造又屡屡延期。常态下,美军能同时部署3-4艘航母已属不易,近期福特号调往加勒比海后,印度洋等关键海域竟出现航母力量真空,全球霸权的维系已显疲态。 真正的差距在于战场逻辑的根本不同。中国近海作战依托的是“火力网密度”与“反应速度”的主场优势。东风-21D(1500公里)、东风-26(4000公里)构成的反舰火力网,将美国航母1000公里左右的舰载机作战半径远远甩在身后。2020年火箭军试射东风导弹精准命中移动靶船的案例,更是直接宣告了“航母机动规避”神话的破灭。 这种“射程之外的打击”能力,配合南海岛礁的导弹阵地与岸基航空兵,形成了立体防御体系。歼-20、轰-6K可随时升空支援,54艘盾舰(14艘055型+40艘052D型)组成的水面力量,足以支撑多航母编队协同。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90秒即可放飞歼-15T,单日最高270-300架次的起降效率,将让任何试图靠近的舰队陷入防空困境。 日本自卫队的处境则更为尴尬。受和平宪法限制,其缺乏真正的进攻性武器,宙斯盾舰数量远逊于中国的54艘盾舰规模。在缺乏美军情报支持的情况下,自卫队在台海周边近乎“睁眼瞎”,所谓的协防能力更像是纸上谈兵。 后勤补给线的巨大差异更注定了胜负天平。美军从本土到台海的上万公里补给线,与中国近海随叫随到的维修保障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跨洋远征”与“主场作战”的天然差距,使得即便11艘美军航母真能齐聚,也不过是进入预设战场的移动靶。 韩国专家的观察,本质上是对“主场作战”与“跨洋远征”两种模式的清醒认知。中国依托地理纵深、体系化火力与后勤优势构建的防御体系,正在重塑西太平洋的力量格局。当美国航母的数量优势遭遇“射程之外”的技术代差,当日本的野心受制于宪法与实力瓶颈,近海战场的胜负早已在逻辑起点注定。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3
用户10xxx83 2
2025-11-26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