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宋美龄在她大姐家养病,蒋介石不甘寂寞,就在这段时间有了外遇。这个女子很特别,甚至

宋美龄在她大姐家养病,蒋介石不甘寂寞,就在这段时间有了外遇。这个女子很特别,甚至可以动摇宋美龄的地位。宋美龄本想和蒋介石闹个鱼死网破,可是大姐宋霭龄出了一个妙计,宋美龄智退情敌。   说起来,蒋介石那会儿正是掌权的时候,身边从不缺人奉承。宋美龄在的时候,他多少还收敛点,毕竟宋美龄不仅是他的妻子,还是宋氏家族的代表,宋家和孔家的势力都得靠着这层关系绑在一起,他不敢太放肆。   可宋美龄一走,身边没了人管,加上一群围着他转的人,总想着投其所好,慢慢就有人把一个女子,送到了他跟前。   这个女子确实不一般。不是那种只会撒娇的花瓶,反倒识文断字,说话办事都透着股机灵劲儿,还懂点书画,跟蒋介石聊得来。   更要紧的是,她背后还有点小势力,是某个地方派系悄悄推出来的人——说白了,就是想借着这层关系,在蒋介石跟前说上话。   所以这女子一开始就没打算只当个露水情缘,反而处处透着要“转正”的意思,不光常去蒋介石的住处,还敢在一些私下场合以“夫人”的姿态待人,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上海。   宋美龄刚听到消息的时候,气得手都抖了。她可不是那种忍气吞声的性子,当年嫁给蒋介石,也是看中他的能力,更是想着宋家和他能互相扶持,如今蒋介石居然在她生病的时候搞这出,简直是打她的脸,更是打宋家的脸。   她当下就收拾东西,想立刻回南京跟蒋介石闹个鱼死网破,大不了把事情捅出去,就算最后离婚,她宋家也不是好欺负的。   可宋霭龄一把拉住了她。大姐比宋美龄沉得住气,看着妹妹红着眼眶的样子,没先劝她消气,反而先问了句:“你闹赢了又能怎么样?”   宋美龄愣了一下,宋霭龄接着说:“你现在回去闹,无非是两种结果:要么蒋介石服软,可心里肯定记恨你,宋家跟他的绑定也松了;要么他硬刚,真把事情闹大,人家只会说你这个做妻子的不懂事,最后吃亏的还是你。   更要紧的是,那个女人背后的人,就等着看你们内讧呢,你一闹,正好中了人家的计。”   这话一下子点醒了宋美龄。她冷静下来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她跟蒋介石的婚姻,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两个人的事,连着宋家的名声、孔家的生意,还有蒋介石手里的权力。   真闹到鱼死网破,她自己痛快了,可整个宋家的利益都得受影响,甚至可能让蒋介石的对手钻了空子。   见妹妹想通了,宋霭龄才慢悠悠地说出了自己的主意,没什么花里胡哨的,就三条,却条条都戳中要害。   第一条,先给蒋介石“敲警钟”,而且得是让他听得进去的方式。宋霭龄没让宋美龄自己打电话,而是找了孔祥熙——也就是她的丈夫,让孔祥熙以“朋友”的身份去跟蒋介石聊。   孔祥熙跟蒋介石既是连襟,又管着财政上的事,说话有分量。孔祥熙没提那个女人,只跟蒋介石说:“最近外头有些闲话,说您家里有点不太平,现在正是跟地方派系较劲的时候,要是让人抓着把柄,怕是会影响您的计划。   再说,美龄还在上海养病,要是听到这些闲话,身子再出点事,咱们这些做亲戚的,也不好交代啊。”   这话软中带硬,既点出了“外遇”会影响权力,又提了宋美龄的身体,戳中了蒋介石最在意的两点——他可以不在乎感情里的对错,但不能不在乎权力,更不能让宋家和孔家觉得他忘恩负义。   果然,蒋介石一听就慌了,他之前确实有点沉迷,没多想后果,经孔祥熙这么一提醒,才意识到这事要是闹大,麻烦就大了。   第二条,对付那个女子,不用硬来,用“软办法”逼她走。宋霭龄让人去查了那个女子的底细,知道她家里不算富裕,又是被地方派系推出来的,说白了就是想图点好处。   于是,她让人给那个女子送了一笔不小的钱,还带了句话:“蒋先生看重您的才华,可您也得明白,有些位置不是谁都能坐的。现在拿着这笔钱,找个地方安安稳稳过日子,往后没人会找您麻烦;要是再纠缠下去,不光您自己没好果子吃,推您出来的人,也保不住您。”   这话里的威胁很明显,那个女子不傻,她知道自己跟宋美龄比,根本没胜算。没几天,那个女子就拿着钱,悄没声儿地离开了南京,再也没出现过。   第三条,也是最关键的一条,让宋美龄“体面回归”,巩固自己的地位。宋霭龄让宋美龄在上海多养了半个月,期间让蒋介石主动来上海看她——不是宋美龄催的,是蒋介石自己急着来表忠心。   蒋介石来的时候,还特意带了宋美龄最喜欢的进口点心和首饰,见面就道歉,说自己一时糊涂,让她受委屈了。   宋美龄没揪着不放,也没哭哭啼啼,只淡淡地说:“我知道你外头事多,难免有糊涂的时候,这次我不怪你,只是往后要记得,咱们是一家人,家里的事,得先跟家里人商量。”这话既给了蒋介石台阶下,又明着告诉他,她才是这个家的女主人,宋家和他是绑在一起的,别再犯糊涂。   等宋美龄从上海回南京的时候,蒋介石特意派了车队去接,还亲自到火车站等着,当着所有人的面,扶着宋美龄上了车。这一下,所有人都明白了,宋美龄的地位,根本没人能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