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公交停摆,车企被告上法庭,电池烂账谁来兜底? 2025年11月25号晚上,龙洲股份发布公告,提到下属的中汽宏远公司被东莞巴士和东莞城巴两家公交公司告上法庭,东莞巴士要求赔偿2.05亿,东莞城巴索赔2.26亿,总计超过4.3亿元,这些赔偿是因为2018年购买的772辆电动公交车从2021年起陆续出现问题,电池性能下降,车辆无法正常行驶,全部停运,法院已经立案审理,目前尚未判决,担保公司也一并被列为责任方。 这事其实早有苗头,2024年8月东莞滨海湾公交就起诉过一次,要求赔偿1.23亿元,现在三起案件合并处理,被称为"三连诉",这些公交车在2018到2019年间分批交付使用,总共1196辆,其中938辆已经无法运营,合同约定电池保修八年,但使用刚满三年就出现问题,电池损坏导致公交线路瘫痪,市民上班上学都受影响,虽然车辆已经修复,但产生的损失比更换电池更大,包括律师费用、停运赔偿和担保费用等各种支出。 中汽宏远这家造车公司把维修费用全部承担下来,但他们不承认这个责任,他们说电池是微宏动力提供的,应该找微宏动力赔偿,但问题是微宏动力这几年经营困难,2020年就申请了破产保护,你想追责的话,可能连他们的人都找不到,这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地方国企用公款买的车,最后要车企来负责,车企又想推给电池厂,结果电池厂自己都快倒闭了,谁来承担这个损失,现在谁也说不清楚。 更麻烦的是,这批公交车用的电池是锰酸锂电池,当初为了省钱,很多地方的公交公司都选择这个技术,它价格便宜,充电速度快,中标也容易,但它有个大问题,就是寿命不长,能量密度也不高,2020年以后,主流汽车企业早就不再使用这种电池,转而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东莞这批车正好赶上技术淘汰的末班车,政策推行得急,采购又图便宜,结果埋下隐患四年,现在终于暴露出来。 龙洲股份这几年的日子确实不好过,从2022到2024年这三年时间里,公司累计亏损了7.8亿元,到了2025年前三个季度,公司又亏掉接近1个亿,营业收入还下滑了26%,虽然股价略有上涨,但公司市值只有31亿元,根本经不起大的波动,这次涉及4.3亿元的诉讼金额,已经占到公司净资产的三分之一以上,如果法院判决要求赔偿,这笔钱足以压垮整个公司,公司管理层现在肯定很担忧,毕竟这不是一笔小数目,而是关系到公司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这个事情不只是东莞遇到,从2017到2020年,国内不少城市都采购了微宏动力的电池系统,尤其是一些三四线城市,有些地方没走法律程序,但私下已经在悄悄处理问题车辆,有的车干脆不修了,直接停着等报废,有的地方拖着不肯换电池,因为怕花钱,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是个隐患,只是没人愿意公开说出来,当初推广新能源的时候,只管买车不管用,更没人考虑坏了谁来负责,现在制度上的漏洞终于开始产生后果了。 说实话,这件事表面上是企业之间的官司,背后却是政策执行时的粗放做法,低价中标、技术让步、责任模糊,最后都转成老百姓的出行负担,公交停了,市民抱怨,企业亏损,政府收拾局面,这种事早就该有人管,可一直拖到现在才暴露出来,也不知道下一个出现类似问题的地方会是哪里,反正不会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