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43年,日军空袭时,18岁战士宋岭春仰面躲在草丛里,看飞行员探头出来,当敌机

1943年,日军空袭时,18岁战士宋岭春仰面躲在草丛里,看飞行员探头出来,当敌机距离不到100米时,忍不住扣动了扳机,结果,他就这样一枪创下了我军前所也未有的战绩。 谁能想到,这个一枪成名的小伙子,参军才刚满一年,手里的步枪还是缴获的“三八大盖”——那是他用三颗手榴弹从日军哨兵手里夺来的宝贝,平时擦得比脸还亮。宋岭春是河北阜平人,17岁那年,日军“扫荡”他的家乡,父亲为了掩护乡亲转移,被敌机投下的炸弹炸成重伤,没撑过三天就走了。母亲抱着他的胳膊哭:“娃,去当兵吧,打跑鬼子,咱才能过安稳日子!” 带着这股血海深仇,他揣着母亲烙的玉米饼,一路打听着找到了八路军队伍。 刚入伍时,宋岭春因为年纪小,被分配到炊事班,可他天天缠着班长要学打枪。“鬼子的飞机太欺负人了!” 他总念叨着——每次日军空袭,炊事班的锅碗瓢盆被炸得粉碎,战友们躲在防空洞裡,眼睁睁看着村庄被烧,却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班长被他缠得没办法,偷偷教他射击技巧,他把每一个要领都记在心里,别人休息时,他就对着树干练瞄准,手指扣着空扳机,练到指关节发麻。 那天的空袭来得突然,日军三架敌机低空盘旋,机翼几乎要擦过树梢,机枪子弹像雨点一样扫过山坡。宋岭春跟着战友们趴在草丛里,眼睁睁看着一名卫生员被击中,鲜血染红了草地。怒火像野草一样在他胸口烧,他攥紧步枪,指节泛白,眼睛死死盯着最近的一架敌机——那架飞机正在低空搜索,飞行员居然打开舱盖探头张望,一副肆无忌惮的嚣张模样。 “狗娘养的!” 宋岭春咬碎了后槽牙,完全忘了班长“敌机高空时不可轻易开枪”的叮嘱。他悄悄调整姿势,把步枪架在土坡上,屏住呼吸,枪口对准了那个探出来的脑袋。距离越来越近,80米、70米、60米……当敌机飞到不到100米时,他能清楚看到飞行员脸上的狞笑。就在这时,他猛地扣动扳机! “砰!” 清脆的枪声在爆炸声中格外刺耳。宋岭春只觉得肩膀被后坐力顶得发麻,再抬头时,那架敌机突然像断了线的风筝,机身摇晃着一头扎进了不远处的山谷,“轰”的一声燃起熊熊大火。战友们都看傻了,过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纷纷从草丛里跳出来大喊:“打中了!宋岭春打中飞机了!” 这一枪,创下了八路军用步枪击落敌机的首例战绩——要知道,三八大盖的有效射程只有460米,而低空飞行的敌机速度快、目标小,用步枪击中飞行员,简直比登天还难。可宋岭春做到了,靠的不是运气,是平日里千锤百炼的瞄准技巧,是对日军深入骨髓的仇恨,更是绝境中敢拼敢打的血性! 消息传到团部,团长亲自跑来看他,拍着他的肩膀大笑:“好小子,你给咱八路军长脸了!” 原来,宋岭春开枪时,敌机正处于低空盘旋的慢速度状态,飞行员探头的瞬间,刚好成为静止目标,而他常年练习的“三点一线”瞄准法,在那一刻发挥到了极致。更让人敬佩的是,他没有因为成名就骄傲,反而主动总结经验,跟战友们分享:“打低空飞机,得等它转弯或俯冲时,抓住速度最慢的瞬间,瞄准驾驶舱位置狠打!” 那段时间,日军的空袭越来越频繁,却没想到被一个18岁的战士给“治”住了。宋岭春的事迹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战士们都把他当成榜样,训练时更有劲头了。有一次,另一支部队的战士照着他的方法,居然也用步枪击伤了一架敌机,消息传来,宋岭春激动得睡不着觉,在笔记本上写下:“只要敢跟鬼子拼,再差的装备也能创造奇迹!” 1943年的抗日战场,八路军的装备远不如日军,飞机、大炮更是稀罕物。可宋岭春的这一枪,狠狠打灭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他们以为靠着空中优势就能肆意妄为,却忘了中国军人最不缺的就是“以弱胜强”的勇气和智慧。那些像宋岭春一样的年轻战士,没有先进的武器,却有着最坚定的信念;没有充足的补给,却有着最顽强的意志。 这一枪,不仅击落了一架敌机,更击落了日军的嚣张;这一枪,不仅是一个人的胜利,更是整个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精神鼓舞。它告诉我们:正义永远能战胜邪恶,哪怕装备落后,哪怕力量悬殊,只要心中有信仰、有仇恨、有勇气,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