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白宫东厅里,特朗普签署了一份名为“创世纪计划”(Genesis Mission)的行政命令。这份文件也就十几页篇幅,却被白宫官员捧为“自阿波罗登月之后,美国政府发起的最有野心的科学总动员”。它的核心想法很直接:把联邦政府几十年攒下的海量科学数据、17个国家实验室,再加上数百台超级计算机全部打通,交给最先进的AI去“解读”,以此助推人类科学发现的速度。 这个计划相当于给所有关键产业都装了个加速器,影响面相当广。 首先受益的就是人工智能本身。过去AI训练主要靠互联网数据,往后就能用上联邦实验室几十年积累的实验数据了。像蛋白质折叠、核聚变等离子体行为、先进合金的原子级模拟这些活儿,以前用超级计算机得跑几个月甚至几年,现在AI几分钟就能给出靠谱的预测结果。对OpenAI、Anthropic、xAI这些行业前沿玩家来说,这可是头一回能拿到“国家队”级别的训练资源。 在能源领域,AI能实时优化国家电网的调度,让可再生能源更高效地并入电网;就连核聚变研究里最让人头疼的等离子体约束问题,也有望靠AI快速迭代找到突破口。白宫官员甚至放话:十年内,美国不仅要重新成为能源净出口国,还要把电价压到“数据中心随便开都不心疼”的水平。 医疗和生物科技领域同样能分到红利。不妨想象一下,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CDC(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几十年积累的临床数据、蛋白质结构数据全对AI开放,短短几周就能筛选出几十个高潜力的新药靶点。以前十年才出几个重磅新药的节奏,说不定会变成一年就有十几个。 除此之外,半导体、先进制造、材料科学、量子计算、国防航天……几乎所有高科技赛道都能吃到这波福利。更关键的是,这次不是政府单方面砸钱,而是把数据这一“新石油”拿出来,换取科技巨头们真金白银的算力、人才和基础设施投入,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公私共生生态。 有人把“创世纪计划”比作当年的曼哈顿计划或阿波罗计划——本质上都是把纳税人过去几十年已经买单的科研“家底”,彻底盘活、放大,最终转化为实际成果。它的意义可不只是多拿几个诺贝尔奖,更在于让整个国家的创新机器,从此换上AI这个“加速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