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00年除夕前日,北京东单牌楼,未满25岁的清军神机营章京恩海即将赴死。

1900年除夕前日,北京东单牌楼,未满25岁的清军神机营章京恩海即将赴死。 寒风卷着胡同里的尘土扑在脸上,恩海脚镣碰撞的声音在空荡的街面格外刺耳。他下意识攥了攥拳头,掌心的薄茧硌得皮肤生疼——那是常年握枪留下的印记,可如今,那杆曾让他觉得能护住点什么的枪,早就不知被扔在了哪个角落。 几个月前,他还是神机营里受人敬着的章京,穿着制式的号褂子,扛着洋枪在皇城根下巡逻,谁能想到,转眼就成了洋大人嘴里的“凶徒”,要在年关前把性命交代在这儿。这一切的源头,是那个叫克林德的德国公使。 那年六月的北京,空气里都飘着火星子。义和团的拳民在街上舞着刀棍喊口号,洋人的军队在使馆区架起了机枪,老百姓缩在家里不敢出门。 恩海所在的神机营,名号是“精锐”,可营里的弟兄们心里都堵得慌——洋人的军舰把渤海湾都快占满了,传教士在直隶乡下作威作福,朝廷一会儿说要剿义和团,一会儿又暗地给拳民送粮,乱成了一锅粥。 那天克林德带着翻译骑马在街头横冲直撞,据说还朝围观的百姓开了枪,恩海正好带着兵巡逻到那儿,血一下子就涌到了头顶,抬手就扣了扳机…… 他当时只觉得是出了口恶气,哪会想到,这一枪竟成了八国联军踏破国门的由头。 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时,慈禧带着光绪一路跑到了西安,把一座千年古都扔给了洋兵糟蹋。洋人们烧杀抢掠还不算,硬是逼着清廷交出“凶手”。慈禧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哪管什么是非对错,立刻下了死命令抓恩海。 可怜恩海,在营里待久了,见惯了官场上的敷衍塞责,却没摸清这朝堂的龌龊——他到死都可能觉得自己是“为国尽忠”,直到判了死刑,才明白在太后和洋人眼里,他就是个能随时扔掉的筹码。 神机营的章京身份,听着光鲜,实则满是窟窿。这支部队耗着朝廷大把银子,装备着从德国买来的洋枪洋炮,可训练时军官们不是喝酒就是赌钱,士兵们也跟着混日子。 恩海在营里,见过太多士兵拿着好枪却连瞄准都不会,也见过太多同僚对着洋人领事馆敢怒不敢言。他那一时的冲动,与其说是个人莽撞,不如说是积压了几十年的民怨和军愤的一次喷发,只是这喷发,代价太惨重了。 洋人在东单牌楼设了刑场,说是要“彰显律法”,可这“律法”里浸满了弱国的屈辱。他们拿着强权当标尺,清廷拿着子民的性命换苟安,恩海就这么成了案板上的鱼肉。可细想下去,真正该被问责的,是那些把国家弄得千疮百孔的腐朽权贵,是那些仗着军舰大炮就肆意欺凌的列强。 行刑那天,东单牌楼挤了不少人。有人朝着恩海吐唾沫,骂他惹了大祸;也有人低着头,悄悄抹眼泪。恩海穿着破烂的囚衣,腰杆却挺得笔直,直到最后一刻都没吭一声求饶。 他大概到死都没弄明白,自己怎么就落了这么个下场。一个25岁的年轻人,没倒在和洋人的战场上,却死在了自己人的刀下,就为了让洋人心满意足,让朝廷能喘口气。 这段往事,搁在百年后的今天再看,依旧让人心里发沉。恩海的悲剧,是晚清无数底层军人和百姓的缩影。国家要是不强,民族要是不立,普通人的命就像风中的灯,谁都能随手掐灭。 他的死,不是一个人的结束,而是一个时代的警钟——落后就得挨打,软弱只会被欺负,只有自己真的硬气了,才能让这种悲剧永远消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