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眼了吧,赴日旅游这就是不听劝的后果,去的潇洒,想回来可不容易了。航班取消买不到票的比比皆是。 最近刷旅游群里的消息,大阪关西机场的场面真有点失控。 各色行李箱堆成小山,立在墙角、横在过道,连下脚的地方都得仔细找。改签取票的队伍像条看不到头的长蛇,从厅内蜿蜒到门外廊檐,风一吹,排队的人缩着脖子搓着手,满脸都是急得上火的焦虑。 有人攥着护照站了俩小时,腿麻得直打晃还没挨到窗口,只能蹲在行李箱旁给家里打电话,原本的浪漫赏枫,变成了机场角落啃面包;期待的温泉小憩,换成了硬座椅上熬通宵。 这场滞留潮,根本不是偶然。是中日航线史无前例的 “断航风暴”,来得又快又猛。 12 条直飞航线说停就停,连缓冲都没有。天津飞大阪取消率飙到 65%,每三趟就有两趟爽约; 南京飞关西更狠,近六成直接 “隐身”;上海、广州这些热门地也没能幸免,三成以上航班说砍就砍,之前订好的机票,转头就收到取消通知。 国航、东航、吉祥航空齐刷刷缩减运力。上海浦东飞大阪从每周 21 班砍到 16 班,武汉飞大阪直接砍半,不少人订好的往返票,回程成了 “空头支票”。 更无奈的是,部分航司直接关闭近 40% 日本航线预订,想重新买票,连入口都找不到。 这哪儿是淡季减班?分明是外交风向变了后的连锁反应。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然扯台湾问题,把 “台湾有事” 和日本 “集体自卫权” 绑在一起,创下战后挑衅纪录。中日关系温度骤降,航线自然跟着 “冻住”— 你敢踩敏感红线,往来便利就得打折扣。 最倒霉的还是不听提醒的游客。外交部早反复说,日本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多发,可总有人觉得 “倒霉事轮不到自己”。 11 月下旬,一名 20 多岁中国游客在大阪关西机场坠落身亡,同行母亲哭到失声,一场家庭旅行变成天人永隔。这不是个例,今年 6 月,有人在京都遭持刀袭击,伤口从锁骨划到腹部; 年初,两名女游客在神户铁路道口被列车撞击身亡。这些血淋淋的案例,比任何提醒都管用,可还是有人抱着侥幸出发。 更糟的是,日本旅游系统早就扛不住了。前九个月近 3200 万游客涌入,浅草寺、清水寺里摩肩接踵,30% 外国游客遭遇过度旅游困扰:景区里全是人,公交排队半小时,酒店天价还得提前数月订。当地居民怨声载道,哪还能应对突然的航线取消潮 就算想转乘日本国内航班去枢纽机场返程,也难如登天。日本航空业缺人缺得厉害,老龄化导致飞行员、技术人员不足,国内航线亏损严重。 全日空等航司缩减运力,多条航线直接停飞,热门航线也减班,想转飞要么没票,要么得等好几天,被困游客只能在机场耗着。 滞留的麻烦还不止这些,退改市场的猫腻更让人糟心。航司推出免费退改后,多家旅行社赴日订单退订率超五成,有的甚至破六成。可跟团游的地接费、酒店费多是提前预付,没法退还,旅行社只能自掏腰包全额退款。 更有黑心中介趁机 “割韭菜”,做 “酒店代退” 生意,先收 30 元服务费,退成功后再抽 5%-10% 佣金。就算愿意花钱,退款成功率也越来越低,不少人退了半个月,钱没拿到,订单还挂着,真是叫天天不应。 最讽刺的是,日本还琢磨着上调签证费。之前 100 块左右的 “白菜价” 签证可能大幅上涨,说是填补审核成本缺口。 一边用日元贬值吸引游客,一边想涨价限流,可这些操作,对困在机场的游客来说毫无意义 —他们现在只想回家,哪怕多花钱。 那些不听劝执意赴日的人,现在该明白了,旅游不是赌运气,是需要提前考量风险的出行。你以为的 “说走就走”,背后藏着外交暗流、基建过载、安全隐患。
